光明新闻记者 练洁雯 通讯员 徐依桐 文/图
如何让老百姓更早发现隐患、更精准防治疾病?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给出了创新答案——让人工智能(AI)走进诊室、飞入寻常百姓家,重塑骨科疾病筛查防控新模式,为患者带来触手可及的精准与便捷。
居民在家中通过智脊健康APP拍摄步态,进行便捷的脊柱关节健康筛查。
据悉,如今在中山七院骨科,AI系统正扮演着“火眼金睛”的角色。面对影像资料,它能迅速捕捉人眼难以察觉的细微病变,如早期的骨质疏松、脊柱侧弯或关节磨损。系统自动标记异常区域,辅助医生精准定位病灶,将筛查效率提升至87%,较之前提升30%以上,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明确诊断的时间,为早期干预赢得宝贵窗口期。此外,中山七院骨科团队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研发出骨科疾病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只需整合患者的基础信息、生活习惯及简易检测数据,就能预测如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病的发生风险。更贴心的是,医院将技术浓缩于“智脊健康”等手机APP(应用程序)中。居家老人只需用普通智能手机拍摄行走步态,APP便能进行初步筛查和风险评估。
一位社区常年居家的老人,正是通过手机APP的便捷筛查和AI评估,发现了存在早期颈椎病变风险。在医生远程指导下调整坐姿并开始居家康复训练,成功避免了病情恶化。“真没想到,在家用手机拍拍走路的样子,就能发现问题,还教会我怎么预防。”老人感慨道。
作为深圳市首家骨科疾病与脊髓神经损伤诊治研究中心,中山七院骨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团队深度合作,拥有高水平的“三名工程”团队。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魏富鑫表示:“我们以‘科技为民’为宗旨,将最前沿的AI技术与临床痛点深度融合,目标就是让精准医疗更可及、更普惠。从提升院内诊断效率,到赋能居家健康管理,我们致力于构建覆盖‘筛、防、诊、治’全链条的智慧骨科新范式,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团队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多学科协作,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家门口”的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