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切除不用“开膛破肚”!这个团队用腹腔镜完成精准切除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7-11 20: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意外发现肝占位,细致评估定方案

肝脏手术在很多人印象中仍意味着长长的刀口和漫长的恢复期,然而,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如今的肝肿瘤手术已能通过小切口完成复杂的肝肿瘤切除。

近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肝胆外科周杰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患者解除了健康隐患,更展示了医院在精准肝脏外科领域的技术实力。

意外发现肝占位,细致评估定方案

63岁的王阿姨(化名)因冠心病在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期间查肝胆彩超发现肝脏左叶有一个低回声区,进一步磁共振检查提示肝S4a段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但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由于王阿姨有长期的“乙肝小三阳”病史,肝胆外科周杰主任会诊后认为,尽管肿瘤边界尚清晰,但为避免潜在风险,手术切除是稳妥的治疗方式。

起初,王阿姨对手术充满担忧,肝胆外科周杰主任在会诊时详细解释了病情和手术方案,耐心解答她的疑虑。经过充分沟通,王阿姨逐渐放下顾虑,决定接受手术。

多学科协作,确保手术安全

由于王阿姨曾接受过胆囊切除术,加上冠心病史,手术风险显著增加。为确保安全,周杰主任组织影像科、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进行联合会诊(MDT),全面评估手术可行性。各科室都给予了专业的诊疗建议,确定了具体的手术方案。

多学科联合会诊现场

精细操作,解决粘连难题

手术当天,周杰主任团队采用五孔法腹腔镜技术建立操作通道。通过腹腔镜探查发现:肝脏形态正常,颜色健康,质地柔韧。在肝中叶位置发现一个长径约3cm的肿瘤,边界相对清晰。由于患者曾做过胆囊切除术,肝门部及胆囊床区域粘连严重,增加了手术难度。

周杰主任首先用超声刀离断肝圆韧带,分离镰状韧带至第二肝门处,随后仔细分离胆囊床和肝门部的粘连组织,暴露出关键的手术区域。检查确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没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后,在距离肿瘤边缘2cm处规划出安全切除范围。麻醉科在术中实施的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周杰主任最终完整切除了肿瘤,并将其装入专用标本袋,最后,在上腹部做了一个约3cm的小切口,将装有肿瘤的标本袋取出。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2小时,出血量仅150ml,患者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平稳。

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及手术室护理团队高效地建立了中心静脉及外周动、静脉通道,留置尿管,提供了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持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脑电监测及心电监测、体温监测等实时监测措施。这些精准的监测措施不仅确保了手术全程的安全,也为外科医生创造了稳定可靠的手术环境。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此次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微创、安全的治疗选择,也标志着肝胆外科在精准肝脏手术领域的进一步突破。未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将继续精进微创技术,优化围手术期管理,为更多肝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