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 | 教养得当,“土狗”也能成明星

07-11 20:12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养犬市民赖江波以及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听听他们与中华田园犬的故事

赖江波和他的中华田园犬“胖虎”。

“胖虎”是赖江波女儿的忠实玩伴。

近日,长沙宣布将中华田园犬移出《危险犬只目录》,#中华田园犬禁养#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充分显示了广大网友对这一中华传统犬种命运的关注。近年来,多地已陆续将中华田园犬移出限养目录。

今年1月20日,《广州市公安局、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标准及品种的通告》正式发布,2025年1月2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新通告将旧通告中第二条第36项“中华田园犬”移出在广州市一般管理区实行圈养和严格管理区禁止饲养、销售、繁殖的危险犬种类名录。而《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则于2020年起,将中华田园犬移除禁养名录。

晶报早在2019年12月26日就曾刊发报道:深圳发布《关于公布烈性犬名单的通告》,正式把中华田园犬从原来的禁养犬名单中移除。这意味着,在深圳,中华田园犬可办理养犬登记证,持证饲养。

中华田园犬,俗称“土狗”“柴狗”,它是中国几千年农耕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被称为“中华国犬”。此前,中华田园犬被禁养的主要原因就是被划为了“烈性犬”。

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中华田园犬的境遇在深圳是否得到了改善?市民在饲养中华田园犬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细节?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养犬市民赖江波以及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听听他们与中华田园犬的故事。

宠物主赖江波:

好性格既是天性,也离不开日常正向引导和养护

“胖虎”治愈童年创伤

傍晚的布吉河碧道,夕阳给散步的人群镀上金边。市民赖江波牵着毛色油亮、体态匀称的中华田园犬——“胖虎”,悠闲地散着步。不时有路人驻足:“这是柴犬吗?真帅气!”赖江波总会笑着解释:“纯正的中华田园犬,咱们的‘国犬’。”

对赖江波而言,与“胖虎”的缘分,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治愈之旅。幼年时,一条伯父所赠的黑色田园犬曾是他亲密的玩伴,却在四五岁时,被父亲当着他的面吊死并食用。“那个场景给我冲击太大了,之后几十年,我再没动过养狗的念头。”这份童年创痛深埋心底,直到2024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赖江波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广西地区俊秀健硕的中华田园犬的视频。“它们机灵又忠诚的样子打动了我。”想到女儿有时流露出来的孤独感,赖江波决心为家庭带回一位新成员——一只广西品系的中华田园犬,并给它取名“胖虎”。

“土狗”成了大明星

“很多人印象里‘土狗’等于‘土气’,但在深圳,‘胖虎’可是明星。”赖江波语气中带着自豪。他遛狗时常收到惊叹:“这么漂亮的狗,在老家都少见!”赖江波说,许多人误认“胖虎”为柴犬或秋田,这份“美丽的误会”恰恰印证了中华田园犬的品相魅力,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对本土犬种的刻板认知。“城市养犬,温顺贴人最关键。”赖江波在挑选时便锁定性格特质。如今一岁半的“胖虎”从未有过护食或攻击行为,安静少吠的特性也避免扰民。“好性格既是天性,也离不开日常正向引导和养护。”赖江波介绍道。每当看到女儿与“胖虎”在客厅嬉闹依偎,童年那道伤痕仿佛被温柔覆盖。

注意防范“星期狗”陷阱

谈及养犬经验,赖江波特别提醒新手防范“星期狗”陷阱——即购买后一周内即病亡的带病幼犬。“我曾在网上踩过坑。”他建议务必选择信誉良好的正规犬舍,避免来源不明的“二道贩子”。幼犬到家初期需精心照料,避免过饱喂食。在赖江波看来,“胖虎”展现了田园犬极佳的抗病力。“感冒、呕吐这些小毛病,我通常自己处理。”他分享经济实惠的居家护理经验:西咪替丁应对呕吐,多西环素或阿莫西林治疗感冒。他坦言邻居家的宠物犬类似症状花费数百元诊疗费,这凸显了中华田园犬的生存韧性。

赖江波说,自己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中华田园犬,它们不仅承载着陪伴的温情,更成为重新发现和珍视中华优秀原生犬种的文化符号。在赖江波家的阳台上,“胖虎”眺望着城市霓虹,它的存在本身,已然诉说着一段关于疗愈与接纳的城市寓言。

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

犬只危害性取决于教养而非血统

清晨的布吉河碧道,赖先生牵着心爱的“胖虎”悠闲地散步。这样寻常的一幕,在五年前的深圳街头却难以想象。2019年,当深圳将中华田园犬移出限养名录时,一场关于城市管理智慧与生命尊重的变革已然开启。

用科学管理代替品质歧视

“这个决定背后有三重考量。”深圳市宠物医疗协会会长喻信益回忆道。“中华田园犬对人的攻击性远低于烈性犬种,强行禁养反而造成管理真空,导致流浪问题。”最关键的突破在于理念革新——深圳率先实践“以行为管理代替品种歧视”的科学路径。“我们最终认清,犬只危害性取决于教养而非血统。”在喻会长看来,正是这个认知飞跃,让深圳通过电子犬证、疫苗管理等精细化措施,为本土犬种打开了城市之门。

五年间,“土狗”(中华田园犬)的命运悄然改变。喻信益介绍,宠物医院的登记簿上,中华田园犬的疫苗记录成倍增长。社交平台上,“我家大黄”的日常分享刷屏不断。“领养田园犬甚至要排队。”喻信益笑着描述。当市民感受到它们的忠诚与聪慧时,“土气难驯”的标签自然脱落,而这些曾遭歧视的生灵,如今也已成为城市包容气质的生动注脚。

解除限养意义深远

在喻信益看来,“解限”意义深远:“中华田园犬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文化记忆。当它们重获合法身份,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本土物种的价值。更深远的变革发生在理念层面——以行为评判取代品种偏见,让‘责任养宠’深入人心。”在喻会长看来,这种转变显著减少了流浪犬数量,降低了人犬冲突。“解除限养也是对民族情感的回应,”喻信益说,“它们象征着‘忠诚’与‘陪伴’。”

身份的转变伴随责任的升级。“牵绳遛狗、清理粪便,这是养犬人的必修课。”喻信益反复强调:“幼犬期的社会化训练关乎终身行为,适龄绝育既防病又稳性情。即便有幼儿的家庭,只要选择性格稳定的个体并正确引导,这些‘土生土长’的伙伴常展现出惊人耐心,成为孩子的守护者。”

爱心养宠小贴士

喂养中华田园犬需要注意以下细节,既能保障犬只健康,也能减少养犬过程中的问题:

1 基础健康管理

●疫苗与驱虫:幼犬需按流程接种狂犬疫苗、八联等核心疫苗,成年后定期加强免疫;同时定期做体内外驱虫,避免寄生虫感染。

●绝育与体检:建议适龄绝育,可减少生殖系统疾病风险,也能让犬只性格更稳定;每年定期带犬只做基础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饮食规范:中华田园犬适应力较强,但仍需避免喂食洋葱、巧克力、葡萄等食物;幼犬建议选择适龄狗粮,成年后可搭配适量蔬菜、肉类,避免过量喂食导致肥胖。

2 行为训练与社会化

●基础指令训练:从小训练“过来”“不扑人”等指令,尤其要培养“牵绳随行”的习惯,避免外出时失控。

●社会化接触:幼犬时期多让其接触其他犬只、不同人群及各种环境(如街道、电梯等),减少应激反应和攻击性,使其更适应城市生活。

●避免过度溺爱:虽然中华田园犬忠诚,但需建立主人的指令权威,避免因纵容导致护食、攻击等行为问题。

3 合规饲养与责任意识

●遵守城市规定:按当地要求办理犬证、植入芯片(如深圳的电子犬证),遛狗时牵好绳子(长度通常不超过2米),及时清理粪便,不在禁犬区域活动。

●安全防护:外出时避免让犬只接触流浪动物,防止交叉感染;夏季避免长时间暴晒,冬季注意保暖。

如果不慎被中华田园犬咬伤,应该如何处理?

立即处理伤口(黄金30分钟内)

●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唾液和病毒。若伤口较深,可适当挤压周围组织,排出污血。

●消毒:冲洗后,用碘伏(或其他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直接包扎,保持伤口暴露,更利于恢复。

及时就医接种疫苗

●接种狂犬病疫苗:24小时内(越早越好)到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病疫苗,按流程完成全程接种(通常为5针,部分为4针法)。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若伤口较深、出血多,或咬伤部位在头、面、颈、手等神经密集区域,需同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球蛋白,增强防护效果。

其他注意事项

●观察犬只状态:若咬伤的是家养犬,需观察其10天内是否出现异常(如狂躁、流涎、攻击行为等),若犬只健康存活,可排除其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但疫苗仍需按流程接种完毕。

●预防其他感染:若伤口较深或被污染,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若伤口较严重,需进行清创缝合等处理。

记者:白帆

编辑:阎建伟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