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职大深惠同行突击队赴惠东县开展助学,打通乡村教育帮扶最后一公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冯静 黄子莹
07-09 12: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5日至9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深惠同行突击队”联合南山区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协会、沙河·尚护河U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赴惠东县碧山村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下乡行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定点讲解、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助力当地民众全面深入地理解国家资助政策,打通乡村教育帮扶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伊始,师生们齐聚碧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此次沟通,他们详细掌握了村民的经济状况、子女教育等基本信息,并对碧山村当前的资助工作进展情况及当地村民对助学贷款政策的看法与态度有了全面了解。基于此,后期宣传工作的重点方向得以明确。

突击队成员钟家如、黄梓瑜在碧山村文化服务中心,面向初、高中学生及家长开展了资助政策的集中宣讲。她们别出心裁地将不同学段的资助政策及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巧妙融入个人经历分享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和现场互动,将原本枯燥的政策知识鲜活地呈现在家长和学生的面前。此外,她们还在服务中心门口设立了流动咨询台,确保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村民都能获得志愿者的耐心解答。针对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助学贷款申请、奖助学金申领等热点问题,志愿者逐一拆解政策细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确保村民“听得懂、用得上”。发放的政策手册被村民们认真收好,许多人都表示“弄懂了之前一直模糊不清的地方”。这场“小而精”的宣讲活动,切实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全面掌握了政策要点,将温暖精准传递给了最需要的人。

同一时间,突击队成员兵分两路,在指导老师冯静和当地村委的带领下,携带政策宣传手册及助学贷款政策调查问卷,深入乡村街道、商铺及居民区,一对一地向村民普及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他们详细阐述了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还款方式等关键内容,助力村民全面掌握政策细节。队员们还重点强调了助学贷款在解决学费、住宿费难题方面的显著优势,以及在校期间免息等优惠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注入“定心丸”。同时,在宣讲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全面收集当地村民对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和实施的相关意见与看法,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助学政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此次资助宣传下乡活动以精准服务打通了教育资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碧山村的学子与家庭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通过针对性宣讲与入户走访,村民对国家资助政策的认知从“模糊不解”转向“清晰可用”——不仅厘清了助学贷款“财政贴息”“5年还本宽限期”等核心内容,也摸清了村教育基金与国家政策的衔接路径,有效化解了“怕手续复杂”“担心受骗”等顾虑。“以前总觉得政策离我们远,现在弄懂了,孩子读书心里有底了。”村民的真切反馈,印证着活动的实效。突击队与村委建立的有效沟通机制,更让这份关怀从“一次性宣讲”延伸为“常态化服务”,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持续照亮乡间学子的逐梦路。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政策宣讲,更是一场关于希望的传递。深惠同行突击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教育需求,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资助政策的温暖照亮碧山村学子的逐梦之路。未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将持续组织师生深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教育帮扶注入青春力量,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的落地提供更多鲜活的实践样本。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闻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冯静 黄子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