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街道儿童议事会开启环境优化行动主题活动

宝安湾
07-09 08:20
摘要

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罗秀芬 李林兰/文 记者 陈建华/图

7月6日,福城街道2025年儿童议事会“环境优化”主题议事系列活动收官。近50名儿童代表化身“小小规划师”,历时28天,通过“知识研讨-实地调研-成果转化”的实践路径,从理论课堂走进社区街巷。他们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独特视角,为儿童友好步道与公共空间改造贡献鲜活创意,用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和精彩发言,让“童声”成为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力量。


儿童代表参与讨论分享。

福城街道儿童议事会聚焦“童行道上,空间共塑——儿童友好步道与公共空间改造”为主题,历经一个月,开展三场递进式主题议事活动,活动邀请导师团通过“知识研讨-实地调研-成果转化”的模式,引导儿童深度参与公共空间治理。


首场“集思广益,共绘蓝图”活动中,导师用动画展示各地优秀儿童友好空间案例。“我们的步道要有彩虹颜色的防滑地面”“公共空间得有会讲故事的大树”……在“如何让步道更安全有趣”“公共空间功能分区”议题讨论环节,儿童议事代表组成“安全小卫士组”“创意设计师组”等,围坐在一起,挥舞着彩笔,在白纸上绘制会发光的护栏、带滑梯的休息亭等奇思妙想。上台分享时,各组代表手持组员设计的功能分区图,自信满满地介绍:“我们设计的亲子互动区,家长能在遮阳伞下休息,小朋友在沙坑里寻宝,中间还有科普植物墙!”最终,在导师引导下,大家将零散的创意汇总成涵盖安全防护、趣味设施、教育功能3大类18项要点的改造清单。一位儿童代表激动地说:“原来我们的想法凑在一起,能变成这么棒的方案!”


在“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社区调研实践中,儿童议事代表手持定制版调研手册,分组走访辖区5个城中村,从起初有些羞涩不敢进行采访,到后续积极主动地去对社区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进行问卷访谈,认真倾听和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活动累计收集有效问卷60份,为后续改造提供详实依据。


在“智慧凝聚,成果共享”的报告撰写环节,导师引入数据可视化工具,指导孩子们将调研数据转化为图表、图画。儿童议事代表们还以安全、趣味、知识、便捷、环保、科普、美观以及科技等8个关键词为核心,通过绘画、自由书写以及做思维导图等创意形式,呈现“理想中的儿童友好步道和空间”。


“以前觉得城市规划是大人的事,现在发现我们的想法也能被重视!”参与活动的儿童代表攥着彩色画笔,脸颊因兴奋泛起红晕,眼睛里闪着亮晶晶的光,“原来我们的声音真的能被听见,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据介绍,福城街道儿童议事会是街道妇联搭建的儿童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平台,是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独特视角,让儿童代表们成为社区治理的小小参与者、观察者与建议者,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后续将进一步指导儿童代表们提炼调研成果,推动部分建议纳入街道、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方案,为构建和美社区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