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袁春燕 通讯员 钟慧 许海霞 文/图
“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社保服务质效。上半年,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龙华分局(以下简称龙华分局)党总支以“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走访60户居民,协助解决群众困难16宗,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困扰居民张开平(左)的参保问题迎刃而解。
“我开杂货店好几年了,一直没交社保,以后年纪大了该怎么办呀?”今年3月20日,在民治街道民乐山庄,居民张开平对走进店门的龙华分局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侨琳倒起了苦水。像张开平这种自主创业人员,目前划分至灵活就业群体范围。陈侨琳耐心倾听张开平的诉求,认真做好记录,“张大哥,您放心,您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以后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说完,陈侨琳掏出手机,与张开平互加了微信,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灵活就业群体如何参保?缴费金额如何计算?参保后在养老、医疗方面能享受什么待遇?结合张开平的实际情况,陈侨琳一一向其说明了参保要求与保障。张开平边听边点头,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太感谢您了!您把服务都送到心坎上了,这下我心里可算踏实了。”
▲老人郑桂春(左)每年的生存认证问题得到解决。
6月24日,困扰民泰社区独居老人郑桂春一年多的难题迎刃而解。龙华分局第一党支部党员莫艳梅走进郑桂春家开展走访慰问,得知老人正在为每年的生存认证而发愁,立即多方协调,并在最短时间帮助郑桂春老人解决了这一困扰。
步入古稀之年的郑桂春精神矍铄,只是行动略微迟缓。莫艳梅在交谈中得知,老人与儿子一家同处一个小区,但儿子、儿媳工作忙,平时也只是抽空探望。从黑龙江齐齐哈尔退休的她,每月有3000多元退休金,生活可以自足,但有一件事让她无比困扰,即老人的参保地在齐齐哈尔,因长期异地,每年的生存认证成了大麻烦。
了解郑桂春老人的困扰后,莫艳梅记在心头,并立即着手联系其老家的社保局。面对异地协调的复杂情况,莫艳梅多次沟通、反复协商,最终以手机拍摄认证照片并以微信传输的方式,解决了异地生存认证问题。“多亏了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得知生存认证问题从此不再是困扰后,郑桂春的儿媳妇感激不已。
今年以来,龙华分局党总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为载体,组织40名在职党员与民治街道民泰社区居民群众结对,范围涵盖独居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家庭及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群众。
通过“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龙华分局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架起与群众间的连心桥,紧紧围绕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稳稳托举群众的幸福要事。接下来,龙华分局将继续深化“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把关怀和温暖送进万家。
【相关新闻】
困境儿童收到贴心礼物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周德萌 通讯员 刘得意
日前,家住大浪街道浪口社区的王小朋友在党群服务V站收到了一份来自“四个万家”结对党员干部刘叔叔的礼物:一本厚厚的硬笔书法字帖。收到礼物的他喜出望外,一直捧着久久不舍得放下。
这是龙华区以“四个万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龙华区组织近4千名机关党员干部与1万余户群众家庭结对,推动党员干部常进万家门、熟知万家情、善解万家忧、勤办万家事,搞好开门教育,使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办事实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据悉,王小朋友是一名困境儿童,尽管生活条件有限,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并对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大浪街道综合事务中心(后勤事务)负责人刘龙昌得知此情况后,专门前往其家中,与他及其家人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在临走前,刘龙昌掏出了一支带有题字的钢笔,赠送给王小朋友,并叮嘱他坚定信心、积极向上,精进自己的兴趣,用热情与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
王小朋友的热情乐观给刘龙昌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鼓励其继续努力,日前,刘龙昌精心挑选了一本硬笔书法字帖送给王小朋友。收到字帖后,王小朋友母子对刘叔叔和社区党委表达了深深的感谢:“我一定会好好练字,一定不辜负刘叔叔对我的鼓励和期待。”“很感谢刘主任和社区能够满足孩子的小小心愿,我们也会好好努力,好好生活,让孩子拥有更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