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与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与情感温度。7月4日,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深圳站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的278家上榜商户到场领奖。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深圳站成功举办。(摄影:陈希)
据悉,在6月25日正式揭晓的2025年“必吃榜”上,共有144座城市及地区的3091家餐厅上榜。随着大众“寻味之旅”的深拓广延,今年榜单新增25座美食城市发榜;更多市井好味走出巷尾,本地老店穿越时间周期。榜单上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为10年以上老店。本次颁奖典礼覆盖粤、琼、闽三省,共551家餐厅上榜,其中烟火小店占比超七成、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三成。广东阳江、揭阳两座味蕾小城首次发榜。
“过去一年,我们发现用户变得更会找、更会吃,也更会写了。”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安添蕾介绍,“大众愿意花更多时间走进街巷,探索最地道的味道,并分享真实体验。用户常用‘从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坚守烟火气’等来评价此类餐厅超出预期。”食客们 “地道味道” 的执着,在粤、琼、闽三地尤为显著,那些藏在老街巷弄里的小店、守着手艺几十年的老店,成了食客们争相探访的对象,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市井记忆。
好好味面家(桃园店)是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桃园路的一家老字号餐馆。该店以牛腩捞面、净云吞、猪脚姜醋蛋等传统粤式餐品为核心特色,搭配秘制辣椒酱形成独特风味。
“从开业都现在,地方没变过、口味没变过,秉承用最新鲜的食材以及最好的口味面对我们每一位客户。”老板陈深说,他们的客群是附近老街坊,靠老街坊提携发展。上了必吃榜单之后,可以让更多的新客户认识到他们,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将店里的好美味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传统口味。
深圳金稻园砂锅粥(福中店)李红娟运营总监表示,“必吃榜是餐饮行业非常权威的榜单,这次上榜,对我们来说不仅是鼓励,也是责任。我们一直秉承着‘做好一件事,煲好一锅粥’的出品理念,20多年来,我们对顾客承诺,做到‘生米现熬、现点现捞’, 秉承初心,不辜负‘必吃’两个字。”
美团研究院研究员朱戈在颁奖典礼上分享,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粤、琼、闽三省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增速,成为推动区域餐饮规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中,粤菜、海南菜等本地菜系在异地用户订单中占比较高,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的首要选择。
上述趋势下,更多“城市特色商户”在今年粤、琼、闽三省榜单上冒头,占比近55%,2025年“必吃榜”正进一步成为消费者全面真实可靠的“美食之旅向导”,满足不断上升的异地寻味需求。深圳好好味面家(桃园店)、厦门友生风味小吃、海口东记清补凉........依托极具本地风味的上榜商户,榜单作为一张“城市美食名片”,成为三省特色多元美食文化的缩影。
“最动人的美食故事藏在升腾的烟火气里,最值得信赖的推荐,来自上亿食客的真实体验。”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表示,用户消费决策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大众点评用户过去一年主动搜索美食达78亿人次,平台累计有3.63亿条真实评价,帮助数亿人次找到心仪的美食和目的地。
而九年来始终严守“真实”,坚持万里挑一、无“人为提名”、基于用户评价评选的“必吃榜”,正进一步成为用户全面真实可靠的“美食之旅向导”,带领大众以美食为媒,探寻一座城市的文化与气质。
一张9亿人“吃”出来的国民美食榜单,对各地促进餐饮行业发展、弘扬城市美食文化更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表示,“必吃榜”的实践,是平台企业助力消费扩容的一个缩影。市井小店构成了城市消费的“毛细血管”,却长期面临流量分散、数字化能力薄弱等困境。而平台企业通过数字化赋能,将这些散落的“烟火”串联成网,让市井消费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
据悉,7月,大众点评将启动第三届“必吃节”,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覆盖所有发榜城市,推动榜单荣誉转化为城市消费新动能。后续,“必吃榜”还将陆续在沈阳、重庆、西安举办三场分会场颁奖盛典,增强各地上榜商户荣誉感。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