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通讯员 向卫华 汤丽霞
7月1日-3日,由深圳市南山区总工会、南山区教育局主办,南山区教育工联会、南山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心承办,南山区教育幼教集团、南山区教育幼儿园深圳湾分部协办的第四届学前教育教师技能竞赛——2025年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在南山区教育幼儿园深圳湾分部举行。

54名经过学区初赛选拔的优秀青年学前教师同台竞技,以“赛”促教、以“练”强能,展现了新时代学前青年教师的专业底色与创新活力,为南山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路玉萍;区教育局副局长、区教育工联会主席黄升翼;区总工会副主席郭雪婷到场观赛。

环节一:以辩启智——综合素质答辩彰显教育底蕴
7月1日上午,比赛正式拉开序幕。复赛的首个环节为 “综合素质答辩”,围绕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教育热点话题及实际工作情境中的问题解决等方面展开。参赛选手现场抽题作答,他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结合一线教学案例,从政策解读到问题剖析,从理念阐述到策略落地,逻辑清晰、观点鲜明,既展现了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深度理解,更凸显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育智慧。

环节二:以教促能——教学活动展示凸显实践素养
作为复赛的核心环节,7月2日的 “教学活动展示”要求参赛选手围绕同一主题,结合不同年龄阶段与教育领域,设计并展示各具特色的集体教学活动。参赛教师紧扣“游戏化教学”“生活化课程” 等关键词,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切入,通过情境创设、材料创新等多元手段,构建 “以幼儿为主体” 的课堂。每一节活动都体现了选手对幼儿学习特点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展现了新时代南山区学前教师 “懂儿童、会设计、善引导”的专业能力。

环节三:以研促思——说课与游戏点评彰显专业思维
7月3日上午,20名晋级半决赛的选手迎来“说课与游戏活动点评”双挑战。说课环节要求选手系统阐述“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需结合《3-6 岁学前儿童发展指南》目标、幼儿年龄特点及自身教育实践,从活动目标的适切性、内容的趣味性、策略的有效性等维度展开说明。参赛选手以清晰的逻辑架构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将教学设计“背后的思考”娓娓道来,既体现了基于儿童发展规律的设计思维,更彰显了对“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深度融合。

在随后的游戏活动点评环节中,参赛选手现场观看幼儿游戏活动视频实录,从多角度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并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选手们不仅关注幼儿游戏行为的表层表现,还能以幼儿的核心经验为依据,精准解读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价值,从材料投放、师幼互动策略、环境创设优化等维度提出改进建议,展现出“观察——分析——支持”的专业闭环思维,为推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环节四:以艺促美——讲故事与才艺展示释放综合素养
7月3日下午,15名决赛选手进入“讲故事与才艺展示”环节,这是对选手“专业表达力”与“综合素养”的全方位检验。讲故事环节中,选手们以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语调变化、巧妙的情节设计,将故事演绎得绘声绘色,既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又传递了真、善、美的价值导向。
才艺展示环节则打破传统边界,选手们以声乐、舞蹈、乐器演奏等多元形式,呈现了扎实的艺术功底与创新能力。无论是灵动的钢琴弹唱、飘逸的民族舞蹈,还是热情洋溢的歌声,都传递出教师“一专多能”的综合素养,更体现了学前教育“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幼儿审美启蒙、兴趣激发的引路人。

赛后点评:专业引领,共话成长
大赛评审专家全程为选手评分并提供专业指导。赛事尾声,评审专家从政策把握、实践创新、专业深度、综合素养等维度对赛事进行了专业点评。
本届大赛在延续“以赛促教”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三大创新:一是参赛群体多元化,除一线教师外,教学负责人、教学副院长、教研主任、幼教集团部长等教育管理者加入,推动“实践——研究——管理”深度融合;二是内容设计紧扣时代脉搏,将学前教育法、家庭教育指导等热点纳入考核,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单一教学者”向“儿童发展支持者”转型;三是评价标准更趋全面,既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注重其教育理念的前瞻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性及综合素养的延展性。
未来,南山区将持续打造多层次、系统化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通过竞赛引领、研修提升、实践探索等多维方式,不断夯实教师发展基础,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加速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受访单位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