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7月1日,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2025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圆满落幕。这场由“创新香港”与NovaX联合主办的亚洲顶级创投盛会吸引全球数千名参会者、500余家国际投资机构及300多家初创企业齐聚香港,共同构建全球资本、创新技术与产业落地紧密结合的创新生态。
作为深港科创融合核心平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以下简称“梦工场”)与NovaX达成意向合作,携途龄科技、智掂科技、智法数科、创冷科技、睿思芯科等二十余家园区企业组成展团亮相,借论坛交流、展区展示、路演对接等形式,向世界展现梦工场科创生态活力。
解构前海科创生态“湾区速度”
嘉年华首日主舞台论坛,梦工场与NovaX联合打造的开场环节成为全场目光聚焦点。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刘桂林在致辞中特别介绍了前海在推动深港协同创新方面的最新实践——2024年8月推出的梦工场“1510”新模式。该模式致力于构建“香港基础研发+湾区成果转化+国际市场共享”的深港科技成果转化“前海模式”。
随后,深圳前海梦工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莫伟轩主持,特邀弘毅投资投资总监刘昕、香港大学科创总监汪鹏、睿思芯科CEO谭章熹三位嘉宾,从资本融合、科研转化、企业成长三大维度,解码前海科创生态圈的“加速密码”。
作为资本力量代表,刘昕以“智慧资本的湾区创投实践”为题,揭秘前海借政策创新搭建的高效资本对接体系,直观呈现大湾区资本流动“快节奏”,诠释全球资本与湾区科创的融合效率。
汪鹏则代表科研力量,分享iDendron孵化模式的突破性成果,其团队研发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从高校实验室到前海企业量产线,呈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湾区纪录”,展示深港科研协同的“加速度”。
睿思芯科作为梦工场孵化的明星企业代表,CEO谭章熹详解RISC-V处理器从创意萌芽到流片量产的全流程,特别提及梦工场“深港双实验室”资源,助力缩短芯片迭代周期,印证企业在生态圈中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快速落地。
论坛收尾时,莫伟轩总结:“市场力量、资本、人才、研发、产业与政策相互赋能,共同驱动大湾区高速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前海,初创企业蓬勃生长,投资者回报加速兑现,这里正以创新活力构建未来。无论你是怀揣愿景的企业家,还是探寻机遇的投资者,前海都是理想之选。期待与各位在展馆继续探讨GBA如何重塑可能,共赴这场科创征程。”
科创矩阵展现梦工场硬实力
嘉年华中央展区,梦工场“1+10”展位矩阵醒目。主展位以“深港科创融合走廊”为概念,动态数据墙实时呈现科创、投融资成果;二十余家园区企业展位各展所长,途龄科技智慧出行机器人与伦敦发展促进署洽谈,创冷科技低碳制冷技术与J.P.Morgan投资团队深度对接。梦工场展区超百余位国内外企业代表及嘉宾参访,并邀约50余家国际创业团队踏入前海,寻找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在路演环节,梦工场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智慧健康等前沿领域的项目集中登台展示,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其中,5家来自梦工场的企业参与了现场路演展示,并与投资人进行了一对一深入对接,成功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加速国际化资本集聚
在本次创投交流对接会上,梦工场携旗下梦工场基金重磅出席,与全球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展开了深度洽谈。梦工场基金依托NovaX国际资源网络,精准聚焦跨境资本对接。
活动现场,梦工场高效对接投资机构超过20家。这一规模化的精准对接,不仅显著拓宽了基金的国际资本渠道,加速了募资进程,更关键的是,它为后续筛选和组建聚焦不同战略新兴领域的子基金,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合作资源储备,是构建多层次、国际化基金生态的关键一步。
截至2025年5月,前海梦工场在孵的589家团队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占比高达86%,累计孵化企业融资总额突破62亿元人民币,成功培育出包括7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8家专精特新企业(含2家国家级“小巨人”)在内的一批标杆企业。 目前,前海梦工场已与10个国家建立实质性合作,未来还将吸引更多国际初创企业入驻。
在战略合作升级与湾区探索的交融中,梦工场与NovaX的协同实践成为点睛之笔。双方此前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于嘉年华期间落地共建“深港国际创投资源池”、联办“前海-NovaX双周路演”、互设“创新联络官”机制、开发“湾区科创指数”等举措,以资源整合破跨境创投壁垒、借常态化路演缩短融资周期、靠全链条服务降低发展成本、凭量化指数提供决策参考,实现从简单资源叠加到生态能级跃升。
(本文图片由前海梦工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