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西部门户将崛起千亿级产业集群

宝安湾
07-02 07:45
摘要

光明新闻记者 雷云霞 

吊塔林立,机械轰鸣。在光明区马田街道的西北角,一片约2.67平方公里的热土——新兴湖科技产业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拔节生长”。这里不仅是光明区展示西部门户形象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城区重塑、产业重构”的双重使命,更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产业,为周边居民擘画“高质量、高颜值”的未来家园蓝图。产业高地与宜居新城,在这里加速融合。


海吉星光明物流园。

空间充足 科技产业城蓄势待发


新兴湖片区是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马田先进制造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光明区四大重点片区之一,还是2024年深圳市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所在地。它南起楼岗大道、北抵北环大道、东临南光高速、西接宝安松岗,已成功释放出约115公顷宝贵的可开发建设用地。其中,政府掌握用地约91.5公顷,社区留用土地约23.5公顷。


新兴湖片区。

在政府用地中,产业用地有43.1公顷,占据近半壁江山,为吸引龙头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飞荣达、科曼、创维光伏等重大项目已落地生根,29.3公顷产业用地“名花有主”,仍有13.8公顷优质地块“虚位以待”。更令居民期待的是,规划中还包括了约5公顷的居住用地、5.1公顷的教育用地,以及大量道路、公园等公共配套用地,一幅产城融合的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聚才 家门口就有好工作


依托光明区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马田街道先进制造业园区的优势,新兴湖片区精准锁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精密仪器设备、智能传感器、现代时尚等前沿产业,致力于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科曼医疗产业园效果图。

龙头企业的磁吸效应已经显现:英威腾、致尚科技等14家新能源企业,星源材质、优宝等20余家新材料企业纷纷在此扎根。建成后年产能5GW、预计年产值40亿元的创维光伏智慧产业园,飞荣达一期和科曼医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带动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为片区未来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片区达产后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


深圳创维光伏智慧产业园项目奠基现场。

企业的选择,是对区域发展环境最有力的背书。创维光伏总经理范瑞武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第一次考察光明就被这里蓬勃的发展活力所吸引。”仅仅一个月后,双方便达成共识,创维光伏毅然从北京迁入光明。范瑞武坦言,光明区强大的产业集群、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高效的企业服务,对企业发展作用巨大。他特别提到一个暖心案例:“去年是光伏行业的‘寒冬’,光明区政府部门主动靠前服务,积极牵线搭桥,协调各种资源帮我们找市场,实实在在地助力企业在区域市场实现了突破性发展。”这种“雪中送炭”的服务,让企业对在光明扎根发展充满信心。


光明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

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也被打通。片区核心的“光明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以“一层一企,左办公,右中试”的创新布局,已吸引16家高成长性新材料企业入驻,其中13家估值过亿元或融资超千万元。企业间协同创新活跃,已有合作研发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


民生配套加速跑 宜居新城渐成形


新兴湖片区的雄心,绝不止于产业。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生活,是同等重要的目标。道路、学校、公园等民生工程正按下“快进键”。


居民关心的田园路、良辰路等主干道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约3.23亿元的薯田埔片区配套道路工程也已全面启动,涵盖9条总长4.6公里的市政道路及马田排洪渠整治。建成后,片区路网密度将从1.6公里/平方公里跃升至4.8公里/平方公里。依托13条主干道、15条次干道及4个地铁站,半小时直达南山、松山湖的区位优势将真正惠及居民日常通勤。


教育配套是吸引人才、留住居民的关键。规划中的薯田埔第二学校已取得概算批复,即将招标;薯田埔第三学校也在稳步推进。这两所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均属于深圳外国语学校光明学校(集团),将极大缓解学位压力,为片区长远发展厚植人才沃土。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正在实现。总用地面积达16.38万平方米的新兴湖公园已完成规划调整,正在开展前期立项。该公园将依托新兴湖与白龙岗山的自然山水,打造连接光明、宝安的生态地标。更令人期待的是,片区规划了“一环六园”的蓝绿空间体系——马田渠水道与通兴路绿廊将串联裕湖公园、龟山公园、根竹园社区公园、科创公园、新兴湖公园、郊野公园六大公园,辅以绿道和慢行系统,形成超过50公顷的公园绿地和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


围绕薯田埔地铁站枢纽打造的两大综合服务中心,将让“15分钟生活圈”触手可及。宏发嘉域荟、中粮云景国际、光明大仟里等商业地标提供购物休闲好去处;宝田医院、光明区人民医院西院区等医疗资源守护健康;再加上深圳外国语学校光明学校、光明区高级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环布,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步行可达。


从处处老旧厂房 变成居民幸福家园


从昔日的普通工业区到如今的投资热土和宜居新城,新兴湖片区的变化被居民真切地感受着。“以前这里环境比较一般,到处都是老旧厂房,现在公园多了,路宽了,生活方便多了。每天去公园散步健身,幸福感强了不少。”居民陈伯的感慨,道出了片区环境提升带来的民生实惠。


随着重大项目落地、路网骨架拉开、公园学校开建,新兴湖科技产业社区的宏伟蓝图正加速照进现实。产业动能与城市活力在这里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绿色生态在这里和谐交融。作为光明区提升城市能级、重塑产业格局的战略支点,一个汇聚尖端产业、充盈生态魅力、享有品质生活的未来之城,已在深圳西北门户冉冉升起。这不仅是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摇篮,更是万千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生动诠释着产城融合与绿色发展的光明实践。

 记者手记


前瞻规划和高效执行

将产业动能转化为城市活力


站在新兴湖片区海吉星楼顶,凭栏远眺。这片约2.67平方公里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张力铺展一幅“产城人”深度融合的壮阔画卷。


这里不仅是光明西部门户,更是产业升级的战略支点。飞荣达、创维光伏、科曼医疗等龙头项目纷至沓来,29.3公顷产业用地“名花有主”,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已现。核心的“光明新材料中试产业化基地”以“一层一企,左办公,右中试”的创新模式,吸引16家高成长企业入驻,协同创新已打破国外垄断。创维光伏总经理范瑞武的体会深刻:从考察到落户仅月余,吸引他们的是强大的产业集群和政府的精准服务——行业寒冬时主动牵线搭桥拓市场,让企业倍感温暖,信心倍增。


新兴湖片区的远见在于,产业蓝图落地之时,民生配套绝非后补,而是同步推进的基石。产业用地落定,居住、教育(5.1公顷)、道路、公园用地规划随即展开。薯田埔片区配套道路工程加速,路网密度将跃升3倍,织密“半小时通勤圈”。纳入名校集团的薯田埔第二、第三学校稳步推进,解人才后顾之忧。总用地超16万平方米的新兴湖公园及“一环六园”蓝绿体系规划,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指日可待。围绕薯田埔地铁站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集商业(宏发嘉域荟等)、医疗(宝田医院等)、教育于一体,便捷生活触手可及。


新兴湖片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产城融合”。它并非产业与居住的简单叠加,而是以人为核心,通过前瞻性规划和高效执行力,将产业动能转化为城市活力,将经济指标具象为生活品质。在这里,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沃土,人才获得了成长的舞台,居民共享了发展的红利。这座在光明西部门户加速崛起的未来之城,不仅承载着千亿产业的雄心,更寄托着万千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的成长轨迹,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