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而前一日,港股半年交易完美收官:上半年恒生指数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18.68%,国企指数涨19.05%。在全球主要股指中,恒生指数涨幅位居第三。
五只个股上半年涨幅超1000%
Wind数据显示,港股涨幅最大的五个板块分别为香港休闲用品、香港酒店与休闲、香港生物科技、香港贵金属以及香港电脑与外围设备。其中,香港休闲用品以208.55%的涨幅位居榜首,显示出市场对休闲消费领域的高度认可。此外,香港生物科技、香港贵金属和香港电脑与外围设备的涨幅也分别达到76.77%、62.47%和61.98%,表明投资者对医疗创新、资源类资产以及科技硬件设备的持续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个股表现尤为突出。有五只股票今年上半年涨幅超1000%,分别是大象控股集团涨4264%,Hssp Intl涨3362%,海王英特龙上涨2850%,粤港湾控股涨2606%,恒月控股涨1233.33%。此外,九福来、珠峰黄金、中国金融租赁等公司股价涨超900%。
港股“新消费+硬科技”行业崛起
从新股的行业分类来看,硬科技和新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最受投资者欢迎,也成为港股“新核心资产”的典型代表。目前,越疆科技、地平线机器人、英诺赛科等已上市科技企业的股价表现稳健。与此同时,更多硬科技企业正加速向港股汇聚,包括天域半导体、峰岹科技、天岳先进、纳芯微、泽景电子等企业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
新消费领域也掀起赴港上市浪潮。古茗、蜜雪集团、沪上阿姨等品牌相继在港交所挂牌,中式快餐连锁企业老乡鸡、休闲食品企业三只松鼠等也递交了上市申请。业内专家认为,新消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精准对接年轻群体的需求,上市后反应热烈,正是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的认可,也反映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内需市场韧性的信心。
香港"超级联系人"的新机遇
香港回归28年来,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巩固。回顾历史,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香港股市总市值从1996年末的3.48万亿港元升至目前的65.71万亿港元,增幅约17.9倍。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港股市场从1997年的597家上市公司逐步攀升至目前的2683家,28年间增加了2086家上市公司,增长近3.5倍,印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持续吸引力。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超级联系人”角色的深化,香港有望进一步撬动全球资本,为港股市场带来新机遇。据悉,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香港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随着“新消费+硬科技”行业崛起和“A+H”上市模式热度攀升,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将进一步强化,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元化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