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向新图强丨大浪街道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宝安湾
07-01 10:52
摘要

龙华新闻全媒体记者 周德萌/文 蔡维泽/图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也是党建工作落地生根的实践场域和检验舞台。

近年来,大浪街道围绕“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大局”总目标,系统化探索党建联建创新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联建闭环”体系。通过深化难点减量、基层微创新、品牌增优三类结对机制,配套实施“六联工作法”(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项目联推、难题联解、品牌联创、干部联培),推动治理效能、创新活力、品牌影响力和干部素质全面提升,以党建联建凝聚出更强治理力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以高质量党建促进街道高质量发展,走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子。

大浪街道开展”书香大浪·悦读同行”读书分享会。

难点减量:破解基层治理“关键小事”

聚焦基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大浪街道将“难点减量”机制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机关党支部与社区党委结对攻坚,在源头治理、系统整治、长效管理上下功夫,推动一批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阳台山东地铁站电动车违停问题长期存在,高峰时段违停超万台。结对小组平安法治办党支部和赖屋山社区党委通过建立“机关党组织牵头+科室下沉+社区主责”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创新分层分类治理模式、健全制度规范治理生态,实现违停案件下降50%,并建立“问题联解-经验转化-全域推广”机制,带动同类站点治理升级。

阳台山东地铁站周边电动车整治成效显著。

针对大浪劳动者广场噪声扰民问题,结对小组执法一中队党支部和同胜社区党委多次实地调研,将采用“科技治理+人文治理”双轮驱动,安装定向音响设备,结合实时监测系统,实现区域外音量降低,并支持多支舞队分区活动,互不干扰。此外,还建立四方共治联盟,制定文明公约,强化宣传引导,形成长效运维机制。

为缓解同胜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突压力,结对小组应急管理办党支部和同胜社区党委统筹街道社区力量,打造应急服务站特色阵地,推行一站式备案、AI智能巡查、实操培训闭环及信用惩戒机制,实现功能从建设向实战转化,切实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面对华荣社区部分城中村水电燃气加价现象突出问题,结对小组执法一中队党支部和华荣社区党委创建“微客厅议事会”协商机制,组织召开专题议事会,开展标杆示范村建设,建立“突击检查+随机抽查+回头看”制度,推动价格规范化收取,切实提升群众安居感。

基层微创新:激发治理活力源头动力

在基层治理中,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大浪街道通过“基层微创新”机制,鼓励各社区和部门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激发治理活力、源头动力,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提升服务效能。

打造“爱满水围 携手文明”公共文明品牌。该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党支部联合水围社区党委,系统性、分众化推进辖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街道级文明实践品牌。联合开展阅读推广、典型宣传、“童声议文明”等活动,以文化浸润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探索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该街道平安法治办党支部联合上横朗社区党委在全区率先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数字化赋能电动自行车全域治理,以上横朗村作为智能交通应用试点,构建全链闭环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试点区域头盔佩戴率显著提升。

探索打造人气活力社区。该街道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党支部联合同胜社区党委开展社区营造计划,串联起后浪新天地商圈、大浪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同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浪文化艺术中心四大公共服务阵地,形成“一圈三中心”人气活力社区“微景观”矩阵,打造夜间经济人气活力商圈。

打造家庭健康社区。该街道社会事务办党支部与赖屋山社区党委以家庭需求为导向,依托社区国家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项目,打造覆盖全龄、服务多元、品牌鲜明的家庭健康社区,深化“爱在赖屋山”家文化治理品牌。

探索“两社三中心”试点建设。该街道社会事务办党支部联合华荣社区党委强化党建引领,用“小集市”汇聚成“大公益”,点燃家门口的“烟火气”;用空间换服务,筑起“幸福邻里圈”;以“微治理”激发“大活力”,共筑社区新秩序;以“智治理”赋能“新效能”,开启社区“云生活”。

建设新能源综合场站,探索大浪低碳产业发展。该街道经济发展办党支部联合龙胜社区党委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建设一家集自助洗车、车辆充电、休闲娱乐(打网球、购物观影、自助餐饮等)、看书学习为一体的大型新能源综合场站,吸引更多辖区新能源企业合作,打造基层低碳转型样板。

品牌增优:推动党建品牌提质增效

品牌是基层治理的闪亮名片,更是激发治理活力的重要载体。大浪街道深入推进“品牌增优”机制,立足社区资源禀赋,打造了12条社区党建品牌路线,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品牌的影响力与带动力。

深挖红色资源,以革命遗址为课堂、以历史文化为教材,推动红色教育融入社区生活,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例如,大浪社区党委以国家级非遗“大船坑麒麟舞”为纽带,融合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志愿之美,构建起一个有温度、有记忆、有活力的美好家园;浪口社区党委依托百年客家文化底蕴,通过文化浸润与亲子互动,激活耕读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家风传承落地生根;高峰社区党委深入挖掘本地红色历史,以黄氏宗祠、革命故事和亲邻之家为载体,打造一条赓续红色血脉、凝聚邻里力量的精神之路;陶元社区党委依托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历史,串联革命遗址与文化展馆,让人们在追寻红色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

聚焦产城融合,以党建搭台、以多元共治为路径,探索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图景。新石社区党委围绕时尚产业集聚优势,推动产业、生态与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现代城市治理新模式。上横朗社区党委以“五益”促服务、“五邻”融关系,构建起一个资源共享、情感联结、守望相助的邻里生活圈。赖屋山社区党委以“家”的理念为核心,打造全龄友好型服务阵地,让居民在社区找到归属,在互动中传递温暖。龙平社区党委依托“四联共建”机制,整合组织、物业、居民多方力量,实现环境美化、服务提质、邻里融情。

赖屋山社区联合友邻共建单位开展“让爱暖冬”衣物捐赠领取活动。

着眼邻里关系建设,把温情融入治理细节,让服务走进居民心间,绘就一幅幅有温度、有活力的社区画卷。水围社区党委将红色教育、儿童友好与基层议事有机融合,让治理更有温度,让服务更有回应力;同胜社区党委聚焦新兴群体与社区融合,打造集便民、服务、赋能于一体的党建新平台,让治理更接“地气”;华荣社区党委倡导“融爱于心、亲邻同行”,通过多元空间激发邻里互动,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龙胜社区党委通过整合党群资源与亲邻阵地,打造温馨便捷的服务站点,承载促进邻里交流、增强凝聚力的美好愿景。

未来,大浪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联建创新机制,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奋力绘就一幅社区有温度、治理有力度、群众有感受的幸福画卷,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力量”成为推动基层善治的“幸福引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