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人间好时节 | 人文天地·南海潮

钟竹意
06-25 08: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此时节,万物至盛,欣欣向美。

儿时,每当夏至来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捉蝉。我和小伙伴们猫着腰,钩着头,眼睛一眨不眨地寻找地上的窟窿。若是发现米粒样的洞眼儿,忙蹲下来,用手指稍稍一抠,洞口豁然开朗,这时准能刨出蝉蛹。这个时节,蝉鸣声声,翠色迷人,奔放又多情。夏天是蝉鸣的季节,这个夏天的歌者,从夏至到来后就开始尽情歌唱,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不绝于耳。

那时田埂上的孩子们,手里还喜欢举着向日葵追逐嬉戏,笑声荡起了水塘里的小鱼儿,藏进了稻谷上半熟的果实,和着农人的锄头埋入了泥土。这“居高饮露”的蝉儿,竟成了夏日里最长远的回望。

夏至时节,烈日当顶,太阳是万物的主角,每一束阳光都在毫无保留地传播能量,展示夏天的威猛和强劲。迎着火热的生命之光,植物疯长,大地被绿色铺满,一切都变得丰盈饱满。满架的番茄,青红相接,还没红透,就被贪嘴的鸟儿偷吃了去。黄瓜垂挂,举手一摘,就入口清食。圆胖的西瓜,挺着大肚子,隔着青翠的绿衣裳,散发出沙沙的甜香。青蛙坐镇池塘如虎踞,呱呱呱地开始激昂的大合唱。蜿蜒的小溪也开始变得豪迈起来,加快速度,浩浩荡荡地奔向远方。

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夏至后,酷热俨然成了茫茫天地间的主旋律。北方麦收,南方插秧,乡村的农事在这个时节格外匆忙。收割机开进田野,村人顾不得擦汗喝水,匆忙的身影写一夏的欢喜与辛苦,广袤的田野呈现出热闹的劳作景象,这是夏至时节的风光,是乡村壮丽美妙的画卷。

农谚说:“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抓紧耕锄地是解决后顾之忧的唯一办法。农人们常常不顾烈日的炙烤,忙碌在广阔的田野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才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夏至时节,天气闷热,连呼吸都觉得困难。记得儿时母亲带着我和弟妹下稻田耘田,一阵凉风后骤雨忽然而至,我和弟妹们雀跃不已。不料,雨在隔着一道田坎的上方斜斜地飘着,就是不肯落到我们这边,我和弟妹们目瞪口呆。看着我们茫然无措的窘样,母亲哈哈大笑:“这是分龙后的雨,隔着田坎。”

老话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手擀面是必须要做的。冬至饺子夏至面,我对夏至最初的了解,是来自母亲的夏至面。记忆中,母亲手擀的面条煮熟后,要放在冰凉的井水里反复“拔凉”,直到面条完全清凉为止。面条捞出,旋即倒入盆中,头道工序完成。接着,母亲将清洗干净的蔬菜切条的切条、切块的切块,经过一阵翻炒,盛入盆里与面条搅拌均匀,撒上香葱、薄荷叶、蒜泥,淋上热油,再加点陈醋,顿时香味扑面,萦绕满屋,令我们馋得垂涎欲滴。

母亲告诉我,夏至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最高的一天。夏至过后,夜晚就开始越来越长了。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这天日照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

夏至之夏, 不仅是一个季节的转折点,更是一种生命的盛放。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热烈奔放,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穷力量。人生一世,若能如夏季般热烈奔放,真实地笑,放肆地哭,那便是也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尽享夏至的绚烂之美,接受并感谢盛夏的慷慨和热情,珍惜眼前的时光,每一天都是“人间好时节”。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钟竹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