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腾腾
今年初,我站在欢乐港湾摩天轮下,将镜头对准湾区天际线。
2018年,我在深圳大学读书,欢乐港湾还是一片围挡后的工地,吊车与打桩机的轰鸣声昼夜不息。有一次路过,我和朋友蹲在工地外的土坡上,看工人们来来往往,用钢筋编织出未来城市的骨架。一位姓陈的工程师指着图纸说:这里要建亚洲最大的摩天轮,128米高,叫湾区之光。我们哄笑:前海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谁来看摩天轮?
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城市用摩天轮来打造城市名片。深圳,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一直没有摩天轮,其实挺让人觉得遗憾。
两年后的夏天格外闷热,我和父亲开着货车,前往前海送货。到了前海,我们把车停在卸货区。父亲跳下车,打开车厢门,开始指挥工人卸货。我站在一旁,目光却被远处的摩天轮吸引。
2021年初,我到沙井街道办工作,时常会听到“湾区之光”即将开放。同年4月,“湾区之光”正式开放,成为深圳的新地标。摩天轮在宝安滨海文化公园的东侧,采用世界首创的鱼鳍状异形大立架,总高128米,28个全景式轿厢。我们排着队,依次登上轿厢。轿厢内部空间宽敞,最多可容纳25人,360度的全景玻璃,视野毫无遮挡。随着摩天轮缓缓上升,眼前景色从欢乐港湾草坪开始,视野逐渐广阔。在中高处,能看到深圳湾大桥、波光粼粼的湖面和远处的高楼大厦,城市轮廓愈发清晰。到达最高点时,深圳湾的湛蓝海水与天空相接,对岸是香港新界,宝安中心区高楼林立,前海一派繁忙,珠江口的货轮滚滚向前。
区企服中心杨海栋主任致辞完,“欢乐行”徒步活动便算开始。路线沿着海岸线展开,参与者们途经双界河公园、演艺公园、前海石公园等知名景点后折返,全程约5公里。200多名参与者中,有政府人员,有银行高管,也有科创企业代表。中国银行宝安支行的林经理边走边指向前海石公园:十年前这里连公交站牌都没有,现在每平方米的地价能买辆宝马。
沿着“山海连城骑行道”的蓝绿色标识前行,很快便来到了前海石公园。顺着公园内步道前行,可以看到桂湾河缓缓流淌,白鹭在河岸滩涂上觅食。不远处的海风桥上,不少游客正以摩天轮为背景拍照。继续前行,跨过双界河桥,桥的拱形设计与摩天轮相互呼应,水中倒影如画,成为热门打卡点。继续前行,便是演艺公园。这里与前海石公园隔河相望,中间有绿道相连。演艺公园内有开阔的草坪和休闲设施,是市民周末野餐、休闲的好去处。徒步回到摩天轮下,同行有个满头银发的香港投资人。他指着窗外鳞次栉比的玻璃幕墙说:1980年我来深圳时,罗湖口岸只有一条泥巴路。现在这些楼,比我孙子玩的乐高积木还密集。
离开时,我摸了摸摩天轮的钢架。几年前焊接的接缝处,已被岁月磨平。45岁的深圳依然年轻,但它的生长不再依赖推土机的蛮力,而是每一个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