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个!古树保护与社区治理融合微改造项目在光明启用

读创深圳 苑伟斌
06-16 18:10
摘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近日,光明区马田街道将围社区榕树广场改造点正式揭牌启用。

作为深圳市首个将古树保护融入社区治理的“善暖益居”社区微改造项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高度重视,立足主责主业,专门组织编制深圳首个多方共建、社区治理的古树保护利用方案。该项目创新引入深圳市龙湖公益基金会的社会资金参与古树保护建设,打破传统上由政府单一投入的保护路径,构建起“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社区共治”的新型保护机制,为古树保护注入了可持续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改造前的榕树广场,因功能单一、设施陈旧,利用率较低,难以承载周边众多居民的生活休闲需求。百年古榕虽巍然矗立,却因缺少活化利用与互动设计,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此次改造以“最小干预·最大共生”为原则,围绕古榕树构建“保护性活化”体系:一是织密安全网,翻新古树树池贴面和防护栏杆,融入文化图案,既守护古树安全生长,又成为社区文化微景观;二是打造林下空间,沿树冠投影区铺设镶嵌透气孔的塑木平台,设置环形休闲座椅,灵活配置健身、游乐设施,形成“古树荫庇下的交流客厅”;三是消除安全隐患,移除杂乱电线,升级排水系统,增设透气孔和引根设施,帮助古树健康生长,以防滑地面、无障碍入口等细节设计,让古树周边环境更安全宜人。

改造不仅“护树”,更“聚人”。通过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广场实现从“单一空地”到“全龄共享空间”的蜕变。作为全市首个将古树保护纳入社区微改造的实践样本,将围社区榕树广场的蝶变,标志着深圳从“单纯保护”向“活化共生”的理念升级。在守护古树“生态生命线”的同时,通过空间优化释放绿色福祉,也为全市古树的保护利用提供可复制经验,推动“一树一策”向“一树一景一生活”进阶。

如今的榕树广场,百年古榕舒展新枝,树下孩童嬉戏、长者话家常、居民闲坐观景,成为社区最具烟火气的“生态会客厅”。在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深圳努力让古树根系深扎城市肌理,让绿色福祉滋养千家万户,让“人树共生”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作者:苑伟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