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评论员 吴春华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产业链”。龙华智能科技产业园不仅是龙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为全国产业空间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高密度建成区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与产业载体低效的双重挑战,“工业上楼”可谓破局良策。依照这一思路,龙华通过垂直空间整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如清湖文化产业园二期作为全区首个“工业上楼”试点,在5.2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实现产业空间倍增。同时,龙华区以“平方公里级”连片开发为原则,划定10平方公里“大地块”产业空间库,累计释放21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再造一个龙华街道。这种“政府主导+国企运营+市场参与”的整备模式,既保障了头部企业的空间需求,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定制化载体。
龙华智能科技产业园的成功,关键在于“招商前置+产业链集聚”的双轮驱动。园区围绕精密制造、新能源等领域,从超百家企业中遴选出17家专精特新企业,包括1家上市企业和4家“小巨人”企业,实现招商率与产业浓度“双100%”。其核心策略“招点引链、聚链吸点”,通过引入细分领域龙头,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自然集聚,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协同效应。这种模式,正是得益于龙华区“边整备、边规划、边招商”的同步机制。
同时,龙华区将营商环境提升作为产业空间建设的“软实力”。一方面,推行“投建营”一体化开发模式。龙华智能科技产业园在建设阶段即根据企业需求优化厂房荷载、货梯配置等细节,并联合银行推出专项金融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另一方面,园区运营团队提供“一企一策”服务,从装修辅导到电容调配,助力企业“建成即投产”。
在政策层面,龙华区出台全国首个《产业园区运营规范》,覆盖规划、数智化、绿色低碳等全链条管理,推动园区服务从物业管理向产业生态升级。并通过“低成本开发+准成本提供”的空间供给模式,降低企业入驻门槛,兑现“有好项目就有好空间”的承诺。
龙华智能科技产业园的蓬勃生机,印证了龙华区以空间重构推动产业跃升的前瞻性。从“腾笼换鸟”到“工业上楼”,从“单点招商”到“全链集聚”,龙华区始终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为深圳乃至全国的高密度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范本。在“人产城”融合的交响曲中,龙华区正以优质产业空间为笔,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