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
坚持发动群众用好市场因地制宜久久为功
凝心聚力把“三农”工作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向深入
黄坤明讲话
王伟中黄楚平林克庆孟凡利出席
5月29日,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关系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促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举抓紧抓实,围绕促进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坚持发动群众、用好市场、因地制宜、久久为功,确保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更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好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黄坤明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省“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实施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奋战在县镇村工作一线的干部群众和大力支持“百千万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慰问和感谢。他指出,面对当前形势,“三农”工作、“百千万工程”更加彰显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作用;处在“三年初见成效”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百千万工程”必须成效更足;顺应趋势规律,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百千万工程”潜力无限、空间广阔。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以增收为牵引、产业为载体、环境为基础、改革为动力,更加自觉地把“百千万工程”推向深入,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黄坤明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两条底线”,夯实“三农”工作基本盘,坚持稳定播种面积和提升单产能力并举,不断增强和优化我省粮食供给和保障能力;提升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效能,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壮大规模、突出特色,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集群化发展厚植县域经济实力,着力建好园区平台、抓好招商引资、用好对口帮扶协作机制,集中精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首位产业;以品质化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下功夫扩规模、拓市场,加快实现效益、兑现价值;以特色化发展加速农文旅融合步伐,进一步突出核心元素、特色主题,聚力打造标杆工程、品牌项目,加快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多重功能、多种模式、多元价值。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有效提升县镇村规划建设水平,坚持软硬并施构建县城新格局,以规划引领优布局,以资源导入强功能,把县城建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创业之地、安居之所;坚持分类施策激发乡镇新活力,深入推进美丽圩镇建设,推动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各展风采;坚持内外兼修焕发乡村新风貌,全面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和风貌提升持久战,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持之以恒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量质并举绘就绿美新画卷,聚焦提质兴业利民,一体抓好扩绿兴绿护绿,不断做优做厚县镇村发展的“绿色家底”。要激活体制、激活要素、激活力量,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大动力,聚焦为县域发展放权松绑、赋能增效,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聚焦推动“人进城”“钱进县”“盘活土地”,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高效配置;聚焦健全多元参与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力量、建强基层力量、动员群众力量,推动形成群策群力抓工作促落实的生动局面。
黄坤明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鼓足务实进取的干劲、淬炼攻坚克难的拼劲、焕发敢为人先的闯劲,为“百千万工程”增光添彩、再立新功。
王伟中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本次会议要求,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要抓实重点任务,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有效提升县镇村规划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牧场、食品加工、海上风电、智慧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加快建设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县镇村发展内生动力。要优化组织体系和帮扶协作机制,发挥集成式改革牵引作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推动“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会议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县城开发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增强县域国企融资能力等主题进行了专题辅导。林克庆在小结讲话时强调,要始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中之重,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抓好招商引资和区域产业协作,加力提速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要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县城规划设计,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要全力打好镇村风貌提升攻坚战,坚决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从根本上扭转我省镇村风貌不佳的状况。要深化县域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资源资产,增强国企经营能力,拓宽融资渠道,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要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把县镇村土地衔接起来、“地”和“钱”结合起来、“地”和“产”统筹起来,全面激活县镇村土地要素资源。
会上通报了2024年度我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有关县(市、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宣读了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以及“百千万工程”第三批典型镇、村培育名单;部分省直单位和市县负责同志结合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和三年初见成效工作进展情况作表态发言;有关单位和地市负责同志就对口帮扶协作、壮大富民兴村产业、发展美丽经济、实施“双百行动”、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专项工作作交流发言。
会前,黄坤明、王伟中、黄楚平、林克庆等参观了县城规划设计成果展览,详细了解全省县城建设管理工作的总体进展,并听取了部分县(市)关于县城设计思路和阶段性成果的汇报。
会议还将聚焦县城规划设计优化提升、典型镇典型村培育建设、乡村运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等方面开展培训和交流研讨。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省法院、省检察院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及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主要负责同志,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成员单位、省有关单位、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地级以上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委、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高校、企业、机构代表等参加会议。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读特热榜
1男子劫杀商店店员及顾客抢走4100元财物,被执行死刑
25年125项专利!这家新晋“潜在独角兽”,拼出国产芯片的“乐高积木”|福田独角兽突围②
3首日4.83万人次!新凯来展台的人潮,预示着怎样的“芯”未来?
4小学试点“春秋假”?广州市教育局:已有7所学校备案
5深圳将赴清华北大集中招揽AI英才,半数以上岗位年薪超过30万元
6深珠通道,迎重大进展!
7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即将在深圳启幕
8给爱人或亲戚的“礼物”,能否收回?聊聊“赠与”的法律智慧 | 律师大V说
92500吨金枪鱼来啦!深圳市区港口首迎满载渔获远洋船队
10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提速 河套园区年底迎首批租户 新田科技城明年推“片区开发”
IN视频
鹏友圈
#一起来逛深宠展#读特君送票啦!10月17日-19日,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以下简称“深宠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想带毛孩子打卡潮玩市集,解锁专属好物?快在本条动态下以“我要去深宠展打卡,因为可以······”的格式评论,读特君将从中挑选15名幸运用户,各送出深宠展门票一张! 【活动礼品】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门票一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16日中午12时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及时填写相关信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两个吉祥物,分别命名为“喜洋洋”与“乐融融”。其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既贴合吉祥物的命名,也传递出团圆和美的氛围。你知道 “喜洋洋”与“乐融融”的动物原型是什么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