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场恳谈会、426次入户走访……用“红色力量”温暖居民心

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通讯员 张文波 操鹏 杜宏梁
05-28 13:5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沙河水质净化厂——这个被列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承载着南山区三个街道污水治理使命,本该是改善水环境的“及时雨”,却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了周边居民的质疑

“这污水处理厂一建,周边的空气会不会变差?房价会不会跌?咱们的生活质量会不会受影响?”施工队刚进场,沙河街道文昌街社区的居民纷纷聚集在门口,议论声此起彼伏。沙河水质净化厂,个被列入深圳市“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承载着南山区三个街道污水治理的使命,本是改善水环境的“及时雨”,却在推进过程中遭到了周边居民的质疑。

南山区每天数万吨污水亟待处理,若水质净化厂无法被周边居民接受,不仅大沙河生态长廊水质堪忧,整个深圳湾生态系统也将面临威胁。为了寻得居民质疑声中真正的“病灶”,项目部展开了地毯式的问卷调研与数据采集,最终发现86%的受访者最担心的并非污水处理技术,而是希望获得更多知情权:“你们说得好听,大伙儿不把建污水处理厂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出了问题受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堵不如疏,群心要用真心换,解铃还须系铃人。面对困局,项目党支部联合沙河街道党工委,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一支50余人的党员攻坚队就此成立,他们一户户敲门,一家家恳谈。回忆起第一次入户走访的情景,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文波还记忆犹新:“李大姐直接把项目资料摔在地上,说我们骗人,‘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但张文波没有放弃,第二天便带着专家再次登门,耐心倾听完李大姐的抱怨和质疑后,专家用详实数据解释:“这是全地下式的水厂,建成后地面将成为绿色公园,而且水质净化厂用的是国际领先技术,尾气排放比炒菜油烟还低……”

连续21天,党员攻坚队扎根社区,在最醒目的位置设置了意见箱。担心尾气?项目党支部搬来检测仪现场测数据;忧虑房价?项目党支部请房产专家分析案例;害怕噪音?项目党支部打造“绿色天幕”防尘降噪……走访群众时,张文波还带上“小本本”,悄悄记下居民的困难,隔天便能看到一名名“蓝马甲”帮独居老人修水管、送药品、修整道路、清运垃圾……居民发现,这支队伍不摆架子、能干实事,意见箱的每一条投诉都有回音。于是,社区里的质疑声渐渐化作了“小伙子们,喝口茶再走”的温情。

去年端午节,社区广场支起了大锅,项目党员和居民一起包粽子、唠家常。过去质疑建厂的陈阿婆手把手教年轻党员裹粽叶:“你们年轻人啊,手法不对!”在粽香与笑声中,项目部工作人员还趁机科普水质净化厂的知识。五一联合演出、中秋节做月饼、中考日送温暖、家校社工月、党群日集市……两年多时间,项目党支部联合社区居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居民的态度也早已转变,曾经带头反对的李大姐,甚至主动当起了“宣传员”:“这水厂是为了咱子孙后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支持!”

如今,沙河水质净化厂的工地上机器轰鸣,进展神速。曾经持质疑态度的“意见领袖”纷纷成了项目工地开放日的志愿者,自愿为居民科普水环境知识;学校里孩子们用项目部捐赠的水质检测仪,在科学课上做起了“污水变清”实验……这个曾不被周边居民看好的工程项目,用193场恳谈会、426次入户走访、58场社区活动,织就了一张由党建牵引、用真心浇筑的“民心网”。

“党建引领不是口号,而是把人心聚成一团火。最好的工程,永远是建在百姓心上的那座。”看着日新月异的建设现场,项目党支部书记操鹏不由得感慨道。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夏宛莹 通讯员 张文波 操鹏 杜宏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