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轻审批、重监督”,清理阻碍项目开工的“蜘蛛网”;主动介入、强力处置,探索联合惩戒,规范房地产市场;疏通城市水脉的“毛细血管”,不遗余力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增民生福祉,为人民谋幸福……今年以来,惠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咬定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目标不放松,一以贯之地推进“3+2”系统工程,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开创工作新局面。
各事项审批提速至少3个工作日
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要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已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其中就包括了规划审批的流程。
今年7月,《惠州市建筑类规划审批管理文件汇编(试行)》正式发布,对建筑类规划审批事前、事中、事后过程进行规范。作为城市中心区,惠城区率先施行,通过重新梳理规划审批的标准规范,简化程序、增加弹性、统一标准,推动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提高审批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助力项目加速落地。
“惠城区住建部门大力推行审批制度改革。‘轻审批、重监督’,推行技术性审查与行政审批相分离,实现并联审批,想方设法破除开工前的各种制约。”惠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黎明说。
例如,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将工人工资保证金缴交凭证等多项资料列入施工许可办理可容缺范围,目前已容缺受理80多个工程项目。又如最大限度精简申报材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事项所需材料由原来36项减少至20项,减少44%;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事项取消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备案,对属于政府优化服务所推进的重点工程和绿色通道等项目、属于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民生工程, 无法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的,可持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会议纪要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消防验收事项不需再提交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6类表格;预售许可事项所需材料由原所需的23项缩减到18项,减少了21%。还有压缩申请时限:各事项均比原来承诺工作日减少了3个工作日以上,且重复的材料不需要再次提供。
主动介入、强力处置房地产纠纷
房地产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居问题。
今年以来,随着惠城区房地产调控向纵深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也陆续出现。“对此,我们确立了‘以解决已有矛盾为抓手,以防范纠纷发生为重点,主动介入,强力处置,有效遏制’的工作思路”。黎明介绍,针对工作中排查出来的问题,逐一制定化解方案,细化工作要求,主动介入化解,对涉嫌违规销售的项目采取措施强力处置,坚决遏止违法违规行为抬头,取得了明显效果。上半年,共办理54宗商品房预售许可,发预售证面积1072694.83平方米,预售房屋9619套。同时,受理信访投诉合计322宗。
在加大问题楼盘处置力度方面,为了高效有序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惠城区按照“一楼一策”原则,倒排工作任务,明确任务时间节点,对问题楼盘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逐项立卷、逐项解决、逐项销号,并按要求每月及时报送有关处置进展情况。目前,双城国际南区剩余栋数已全部竣工验收完毕,接下来将开始进入办证程序;市民关注的翡俪港C1栋的自救方案、华轩居三期的验收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黎明强调,接下来还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例如建立有效的投诉纠纷处理机制,要求备案的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尽力响应群众诉求;又如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培训,畅通房地产市场信息;还有通过信用评分管理办法对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形成有效约束,同时加强房地产、中介市场专项巡查整治,曝光违法违规开发企业及“黑中介”,营造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对于楼盘建设、乱收费、不动产权证办理、拒开发票、房屋买卖、预售资金监管等问题的预防、调处工作,住建部门希望加强与市场监管、自然资源、房管、税务等部门联动,针对群众投诉较多的楼盘项目开展联合检查,切实推动问题解决。
年底前12条黑臭水体全部“长制久清”
黑臭水体整治是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工作,也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惠城区共有12条河涌纳入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分别是望江沥、陈塘河、莲塘沥、大湖溪沥、新民排渠、洛塘渠、木沥河、高窟沥、梅湖沥、沙墩头沥、冷水坑水、河桥水。按照要求,今年年底前惠城区12条城市黑臭水体要全部实现“长制久清”。
“在实现‘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水质提升工程,截止至目前已建成排污管网约48公里,最终实现黑臭水体连续三年减少。”黎明说。
据悉,沙墩头沥1.6公里河道和梅湖沥全河段生态修复工程已于5月9日动工,目前工程已完工,进入生态调整期;在洛塘渠上游与新民排渠连通处新建分水闸,通过对分水闸的调控,完成新民排渠补水工作,目前工程已完工。洛塘渠流域惠龙东路桥、新联东路等溢流口改造工程已完成电动闸门安装,其余的正在加紧施工;已编制陈塘河(含莲塘沥)水质提升方案,其中莲塘沥补水工程由该局作为实施主体,已于6月18日动工,目前已完工并通水试运行;高窟沥补水工程已动工建设,目前已建成顶管1公里,完成工程量约59%,泵站土建部分约完成20%,力争9月底完工;河桥水、冷水坑水计划实施截流井与沿线管道改造工程,该工程纳入金山新城项目中实施,目前已完成方案的审核和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已制定洛塘渠惠龙道路桥、育才桥、新联东路桥等5个溢流口改造方案,拟通过增加闸门控制的方式,减少雨天污水溢流,工程已于7月1日动工。木沥河14.7公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已于4月动工,于6月30日完工。
黎明介绍,接下来还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住建部门将督促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运营维护等工作方面的长效管护机制。
今年农村危房改造78户均已全部竣工
农村危房改造是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之一。
2019-2020年,惠城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排查出长期居住在唯一危房的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严格进行贫困户身份和危房认定,并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最终确定。经排查、认定,全区2019年全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数为327户,2020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8户(含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无房户保障任务)。
“惠城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增加维修加固等创新改造方式、聘请监理公司强化质量安全等措施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黎明介绍,区住建部门成立了决战决胜农村危房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领导小组,分五个督导帮扶组深入镇街、入户开展挂牌督战工作,以确保如期完成任务。截至目前,2019年327户已全部竣工验收,并已拨付补助资金1500多万元;2020年78户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已验收48户,目前正在按程序拨付补助资金。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黎明表示,住建部门还将继续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特别是动态新增的贫困对象,做到“应改尽改、不漏一户”。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