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用青春向人民报告”演讲大赛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05-27 22: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5月27日下午,由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用青春向人民报告”演讲大赛决赛正式上演。从2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20位选手,在决赛舞台上讲述了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青年建功立业五大领域的内容,用一个个青春故事,生动讲述党的创新理论,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青春群像,呈上了一张张精彩的青春答卷。

从200人到20强  汇聚各行各业的青春力量

本次大赛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吸引了超过200名、来自深圳市各行业的青年朋友踊跃参与。经过层层选拔和集中培训,20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他们是经历无数次“摔打淬炼”才走进万米高空机舱的空乘,坚守国门一线的边检民警,见证无数离别的重症医学科男护士,与机器人做搭子的95后新锐记者,奔向田间地头服务特色产业、以足迹书写乡村振兴篇章的基层税务工作者,响应“百千万工程”号召、投身乡村艺术教育的创业者,带领“10后”用音乐唱响古诗词、用AI技术编排主题舞蹈的95后教师,给自己做“大厅业务一本通”的“00后税务小白”,在核电站当“医生”的00后青年,举家扎根边疆的援疆教师家庭,“默默陪伴”走进内心、与6岁女孩一起“抗衰”的护士姐姐,下到处理群众纠纷、上到侦破百万案件的派出所民警,和深中通道共同成长的“深中卫士”,在茫茫大海深处寻油找气的青年工程师,带着“深圳”走向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文旅推介官,和不年轻的中医共创奇迹的90后中医,在城中村一次次“敲门”的基层网格员,在监狱中唤醒自食其力灵魂的监狱警察,从山中走来、再向山走去的西部支教大学生,参与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的青年建筑师……

决赛现场,选手们的演讲内容紧扣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社会服务等“青年建功立业五大领域”。他们在决赛舞台上热情、动情、全情投入地分享了自己逐梦前行的奋斗历程,以个人工作经验和感悟为观众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青春故事”。

本次大赛旨在通过生动展示广大深圳青年紧跟党走,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时代风采,团结引领团员青年在助力深圳坚定不移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奋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展现青春担当、彰显青春作为。

跨越山海的“家庭援疆”故事感动全场

在聚光灯下,支教新疆、来自深圳市龙岗区仙田外国语学校的青年教师皇甫幼浩以《我在边疆安了个“家”》的演讲让观众热泪盈眶。“2023年8月,我和妻子牵着6岁的儿子,跨越5000公里,把家‘搬’到了新疆喀什……温暖的画面不断涌现:清晨,买买提总把妈妈新烤的热馕悄悄塞进儿子的抽屉;课间,乃孜热教他跳新疆舞。没多久,他竟然兴奋地跟我讲,爸,爸爸,我们住的地方用维吾尔族语讲是‘玛利亚索得’,和别人说谢谢是‘热合麦特’。那一刻,我突然间明白,好的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在课堂上,不仅在书本中,也可以是我们来到这里,走进了他们的世界……”当大屏展示出相关视频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皇甫幼浩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告诉大家,青春的价值,从不在舒适区躺平,而要在祖国需要处绽放。”

专业赛制显真章  多维评审树立标杆

本次大赛特邀学院教授、演讲协会会长、朗诵协会理事、知名主持人等专业评委开展评选。专业评审们根据演讲材料、语言表达、形体语言和演讲效果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打分,经多番讨论和认真评选,最终决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终,来自皇甫幼浩等3人荣获一等奖,杨婕等5人荣获二等奖,王枫雅等12人荣获三等奖。另有25人荣获优秀奖,10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这些年轻人用真实经历证明,深圳青年完全能在时代答卷上写下精彩答案。”大赛评委、深圳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黎全胜点评时指出,选手们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洪流,既有科技报国的硬核担当,也不乏润物无声的人文情怀。

现场,一等奖获奖选手正式受聘为“深圳青年讲师团”讲师,他们将和“深圳青年讲师团”成员,继续深入社区、高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开展巡回宣讲,让青春故事激荡更多心灵共鸣。

(图片由团市委提供)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郑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