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新闻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高佳佳 张丽凤
5月20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开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重点提案前期调研活动。区政协副主席罗汉青出席活动。
调研组一行调研龙华少年科学院、格致中学,并召开座谈会。会上,区教育局汇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重点提案办理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区科技创新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局作补充汇报。据介绍,该提案列为今年年度重点提案。龙华区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2021年起初步构建体系,并取得一定进展。
会上,区政协委员赵燊建议,为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老师制定绩效方案或报酬;加快推动让学生参与高新企业实践,真正感受“卡脖子”的问题在哪里,了解社会需求。区政协委员刘丹建议,从脑科学角度等方面覆盖更多学生,挖掘更多学生的天赋优势,发现更多领域的拔尖人才。区政协委员宋鹏君建议,明确科学副校长工作内容,建立龙华区科普工作评价表彰激励机制。区政协委员左灿、刘精锋建议,整合人才资源,通过学校主动联系等方式,增加学生与人才交流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学校社团与企业精准对接,激发学生兴趣。区政协委员张世连建议,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化,建立多元人才发现与支持机制,助力人才成长。区政协委员游月华认为,要平衡早期人才发掘与学业压力,避免磨灭学生兴趣。
罗汉青强调,当前教育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要加快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营造创新知识和意识氛围,构建科学筛选机制体系,针对性培养有潜力的孩子;在经费紧张和“双减”政策要求下,相关部门要统筹好经费,合理考量,创新执行“双减”政策,平衡“减负”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前谋划整合资源,如科技馆与少年科学院资源融合,充分利用好全区性资源;提案办理单位要结合委员建议,思考办理意见,抓好落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提案概要
随着龙华南北中心的规划,再造一个龙华的目标的提出,对龙华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更新、更高层次的要求。
建议一、优化教、科、人才一体化机制。将拔尖人才培养纳入战略规划,完善大中小学贯通培养路径,前瞻谋划可变校园。
建议二、因材施教完善个性化培养机制。用大数据动态甄别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建“智学堂”定制学习路径,搭学龄人口监测平台,探索小班制改革试点,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建议三、打造“科技、人文、体育”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设“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身心健康院”构建融合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政策以及柔性引才机制;牵头高科技企业打造共建共享资源平台;打造龙华特色的创新品牌活动,形成“校企社”协同育人体系。
建议四、探索学校“退并转”研判机制应对挑战。因校制宜定策略,对生源匮乏学校预警辅导,无效则退并转。
区政协欢迎广大市民就提案提出意见和建议,意见建议请发至区政协提案委电子邮箱lhzxlyw@szlh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