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防灾减灾周,深圳市南山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携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举办2025年“防灾减灾周”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全方位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演练模拟地震引发火灾的紧急场景。警报声瞬间打破校园的平静,全体师生迅速响应,就近用枕头、书包护住头部,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墙角,远离窗户与吊灯等危险物品。30秒的紧急避险后,疏散环节正式开启。同学们依照指示,弯腰低姿,沿着楼道疏散标志,从安全通道快速有序撤离,全程严禁乘坐电梯。在楼层负责人的悉心引导下,大家稳步下楼,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了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短短几分钟,全体师生就在操场安全集合,充分展现出了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
疏散结束后,联合会队员带来了一系列精彩且实用的救援技能演示与互动。在高楼绳索溜索现场,面对高楼灾害,绳索技术是关键的求生手段。联合会队员熟练地搭建固定锚点,展示高空绳索速降与伤员溜索转移。同学们踊跃上台,体验布林结等实用绳结的打法,亲身感受专业救援的严谨与精密。
现场还进行了 锂电池安全警示教育,穿刺实验真实再现锂电池爆燃瞬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宿舍违规充电的巨大风险。联合会专家现场传授 “断电 - 隔离 - 防护 - 报警” 四字诀,为锂电池安全使用提供了关键指导。
二氧化碳、便携式气溶胶、自爆式、干粉、水基等各类灭火器依次登场。队员们详细讲解使用方法与适用场景,并邀请师生亲自操作。大家在实践中掌握了不同火源的灭火技巧,提升了火灾应对能力。
在心肺复苏与AED演示中,生命救援争分夺秒,联合会队员4人协作,精准演示心肺复苏与AED使用的全流程。从判断意识、胸外按压,到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再到AED除颤,每一步都清晰展示,诠释了 “黄金四分钟” 的重要性。
活动还设置了自由体验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绳索打结、灭火实操、急救练习等项目。在联合会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深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应急技能。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