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快递穿梭城市楼宇,空中打“飞的”说走就走,观光飞艇天际线自由翱翔……你能想象未来的低空飞行场景是什么样?当“天空之城”加速照进现实,来自深圳深思实验室的科学家将“天空”搬进了实验室。
将“天空”搬进实验室
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各种飞行场景引人无限遐想,然而,面对低空复杂环境的强对流天气、城市峡谷效应、突发风切变……传统航空器如同“醉汉跳舞”,如何让飞行器在1000米以下的“气象地狱”安全翱翔?
深思实验室的破局之道,是建造全球首个“三维风洞”——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介绍道,这套能够“呼风唤雨”的核心装置,是可以随时模拟风切变、时变风、下击暴流、城市特殊风场的试验风洞。
历经两年多研发建设,深思实验室打造出了外舱直径18米、内舱直径10米,由三个不同方向的风机矩阵组成的模拟装置,能支持4米翼展的航空器在这里做垂直起降、悬停等飞行姿态的空气动力学研究。
低空飞行器的“必修考场”
“很多人不知道莱特兄弟在造飞机之前首先做了风洞,在各种空气动力学构型的支撑下才做出了飞机,我们要像莱特兄弟造飞机那样,从底层重新定义低空飞行。”杨军介绍道,“想要做出达到安全、安静、安心‘三安体系’的飞行器,首先就要把低空风洞做好。”而低空复杂环境的模拟装置,不仅能界定飞行器的安全边界,也能加快飞行器的适航认定。
据介绍,在自然条件下,想要完成低空天气的测试可能要等上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有了“三维风洞”,不到一周的时间,低空飞行器便能在风洞中完成各种极端天气测试,极大地缩短了企业的研发周期,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如今,这套系统已成为多家头部企业低空飞行的“必修考场”。
“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人人都能像打车一样拥有自定义航班。”杨军提出“新概念低空飞行”的理念,当遇到气流颠簸时,飞行器可以采取减震、避让等措施,做到非常智能地“像鸟一样飞行”。“而在不远的将来,当每个家庭拥有垂直起降飞行器,未来城市交通格局将重构。”
定义未来低空规则
深思实验室还计划参与制定全球首个低空飞行器适航标准,推动中国的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欧美用百年‘锁死’了高空飞行的规则,但低空是一片新大陆。”杨军称,“这是比专利技术更重要的战略资产,谁先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定义未来。”
目前,深思实验室正在规划打造低空复杂环境模拟装置plus版,一个真正“月球可见”的低空测试基地:外舱直径达65米,内舱直径45米,允许翼展达到17米的eVTOL在里面做测试。实验室还计划在深圳建设低空经济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产业高地。
在科技与产业的交叉点上,深思实验室用“硬核创新”掀起未来交通变革。低空经济的未来已不仅是技术蓝图,更是向天空发出的宣言——“这一次,规则将由我们书写。”
总策划 钱飞鸣
监制 刘琨亚 詹婉容
执行策划 张颖 饶欢
采写 张玉洁
出镜 饶欢
拍摄 魏丹 孙钰胜
剪辑 肖邦昊
海报设计 徐瑜鸿
编辑 陈桥魁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