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邹极 潘峰副
近日,在繁忙的深圳蛇口码头,一台智能查验机器人正对一票申报为危化品的货物开展检查,这是全国海关系统首次将“满血版”671B大模型DeepSeek-R1应用在智能查验机器人上,在进口危化品监管和水果通关领域形成示范应用。
据了解,在查验机器人研发过程中,深圳海关形成了一系列经验成果。如:基于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构建的货物监管领域知识库“查验宝典”,可为一线关员提供快速、准确的监管指引,问答准确率达 95.3%;基于扩散模型的图像修复技术,可让破损标签重现关键信息。还有,多模态对齐技术,可实现“以图查文”的跨模态检索;知识蒸馏技术,能将法规文本理解效率提升40%。
数据显示,该关通过整合梳理海关通关、查验、舱单、智能卡口、集中审像、稽核查等10个关键业务系统数据,汇聚关区近3年超8000种进出口商品HS编码,构筑智慧数据底座,为海关通关验放、商品检验、风险控制、对企监管等多业务条线与场景提供智能化升级基础。
在危化品监管领域,基于DeepSeek-R1构建的“法规—标准 —案例”三维知识图谱也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大模型的联合推理,在复杂光照、污损等恶劣环境下仍保持95%的识别精度。自今年1月试点以来,该系统已成功拦截4批次危险品申报不符情况。
在水果监管领域,应用DeepSeek-R1大模型的智能查验机器人可实现水果品名、原产地、果园注册号、包装厂注册号、输华标记等5项要素的“秒级”智能比对。
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查验管理科科长李栋表示:“在提升监管能力的同时,我们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口岸进口水果整体查验时间减少30%,进口危化品整体查验时间缩短50%,人工干预环节减少80%。”
下一步,深圳海关将进一步拓宽智能查验机器人应用范围,探索智能AI算法与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等传统海关监管设备的有机结合,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口岸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