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渐亮,坪山高新区车流如织,活力奔涌,京鼎未来中心大厦矗立其间,映照着这片热土的蓬勃生机。深圳京鼎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强推门下车,大步走进办公室,拿起桌上的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通过视频与远方的客户快速进行沟通,随后转身与研发人员开展讨论。在思维碰撞中,一个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方案渐显雏形。
从一家模具商行起步,到跻身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行列;从单纯生产加工,到为全球汽车大厂研发总装零部件,20年间,黄志强始终秉持 “品质报国” 的理念,在深圳这片充满奇迹的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故事。
为中国工业拿回一把“钥匙”
“快乐模具,品质报国。”在黄志强的办公室里,最显眼处印着8个大字。
“我这辈子就专注于干一件事,那就是做模具。”黄志强回忆道,1994年,他开办了一家模具商行,与模具的缘分就此开始。“模具是工业之母,那时的高端模具大多由外资或国外企业生产,看着生产命脉攥在别人手里,我就憋着一股劲,立志要为撑起国内工业脊梁出一份力。”
2004年,黄志强倾尽全部资产,创立了精森源模具公司(京鼎前身),瞄准了汽车配件模具生产领域。一开始,京鼎工业主要承接外商分包订单,自身的技术底气尚显不足,只能按照图纸依样画葫芦。但黄志强深知核心技术才是立足之本,他咬牙将公司利润投入研发,组建团队走上了创新之路,产品技术含量快速提升,在业界逐渐积累了一定知名度。
伏久者飞必高。2010年,为了拿到宝马汽车钥匙供应商的资质,京鼎工业开始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蝶变升级”。“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来自英国、德国的老牌模具厂家,而我们刚刚进入国际市场,很多规则和标准还有待探索。”黄志强说。
凭借着创业的初心,京鼎工业毫不犹豫投入重金,在苏黎世、慕尼黑组建了海外研发团队,派出技术人员常驻客户企业反复打磨技术细节。同时,京鼎工业按照国际标准升级了企业内部生产管理流程,通过了IATF16949等四大标准体系考核,最终在2013年获得了一张长达10年的量产订单,成为宝马汽车在中国区首家车身电子精密塑胶件民营企业供应商。随后,依赖优良的品质,京鼎工业又签下了大众车钥匙未来10年订单。
“这三年当中,每一天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为中国工业拿回了一把‘钥匙’。”黄志强的话语中透露着欣慰与自豪。
以创新破局入选 “小巨人”
2024年,工信部公布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京鼎工业成功入选。
走进位于坪山区的京鼎未来中心大厦,展厅里小到拇指盖般的配件、大到机电一体化的汽车零部件……形态、功能、用途各异的工业产品一应俱全,而这些工业产品都脱胎于各种各样的模具。
“京鼎工业快速成长的秘诀,就是创新。”黄志强拿起一个新能源汽车隐藏式门把手介绍道,“一个小小的门把手,就有近百个尺寸部件,包括方案设计、模具制造、注塑成型、组装喷涂、实验检测等多个环节,还涉及电子元器件等方面的安全性问题。”他轻轻拉动开关说,“现在我们已经实现隐藏式门把手和翼子板摄像头总成的全链路研发与制造,多项产品供配比亚迪、赛力斯和上汽等头部汽车企业,这就是创新带来的效应。”
坚持创新,京鼎工业拥抱先进制造业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凭借在模具和精密制造方面所具有的超强实力,将原本从设计到投产的45天周期缩短为12天便为万孚生物做出“1出32”的病毒抗原卡模具;20天时间为稳健医疗研发出熔喷布模具,同时为理邦配套生产监护仪、血气分析仪、心电图等医疗器械产品配作,京鼎工业打开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天地”。
黄志强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将瞄准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的目标,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开拓,在国际赛道上镌刻中国制造的荣耀。
企业协同创新触手可及
谈及多年创新创业的感悟,黄志强颇有感触,“来到深圳创业,犹如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完善的产业链、高效的政务服务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才让京鼎工业有底气向高端制造发起挑战。”
“过去‘见客户要满世界跑’,如今依托坪山区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见客户或做研发经常不用出深圳,就跟‘串门’一样方便。”黄志强说,深圳优良完善的产业链,不仅大幅降低了沟通与运输成本,更让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协同创新变得触手可及,这是别处无可比拟的产业优势。
深圳不仅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还拥有广阔的产业空间。2024年,位于坪山高新区的京鼎未来中心建成启用,这座融合先进制造、研发试验的现代化产业空间,正成为京鼎工业冲刺国际产业前沿高地的新起点。
高效的政务服务,更是企业腾飞的“助推器”。“去年我们的生产线要扩容,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场地,坪山区政府得知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帮企业找到了厂房。” 黄志强说,这种 “有呼必应、急事急办” 的服务效率,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更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按下了 “加速键”。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