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镜启未来・艺数共生”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眼镜(智能穿戴)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全球作品征集,旨在打破产业边界,推动眼镜制造与智能穿戴技术跨界融合,为全球眼镜产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据悉,此次大赛以眼镜产业为核心,贯通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技术革新的全链条,延伸至 AR/VR 应用、数字艺术等前沿领域。参赛者可围绕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时尚设计等方向,探索眼镜产业向智能交互终端转型的新路径。无论是优化传统眼镜设计,还是开发智能穿戴新品,都能在赛事中展现创意。
本次赛事设置四大组别,精准覆盖不同领域人才。原创设计组分为大师组(从业 10 年以上资深设计师)与专业组(面向全球从业者及教育机构),挖掘商业价值突出的创新方案;院校赛事组专为设计类院校学生打造,助力新生代设计师崭露头角;智能眼镜(穿戴)设计组聚焦智能设备与 VR/AR 技术应用,吸引硬件研发、程序设计等专业人士参与;创意设计组突破实体限制,鼓励动态影像、数字绘画等多元形式创作,支持与知名 IP 跨界联动。
大赛采用“线上初筛+线下决赛”的科学赛制。即日起至5月30日,参赛者可通过官方网站www.sziedc.com、官方公众号提交设计方案或讲解视频,不限投稿数量。6月上旬进行初赛资质审核,中旬通过线上评审确定决赛入围名单。6月24日,将组织入围选手在深圳进行现场路演,由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组成的评审团现场打分。最终获奖名单将于6月25至27日在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期间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赛事设立丰厚奖励机制。其中,面向全组别设立的组委会大奖,优胜者可获8万元奖金、定制奖牌及荣誉证书;原创设计组中,大师组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5万、3万、2万元,专业组对应奖项为3 万、2万、1万元;院校赛事组除阶梯式奖金外,还增设12个优秀奖;智能眼镜(穿戴)设计组与创意设计组获奖者也将获得万元级奖励,实现创意价值与商业价值双赢。
为保证赛事专业性,大赛针对不同组别制定差异化评审标准。原创设计组与院校组从人体工程学、设计表现、时尚感、市场前景综合评估;智能眼镜组侧重结构设计、穿戴体验、智能应用与市场潜力;创意设计组则聚焦创意表达、技术运用与艺术价值。同时严格要求作品为2022年后原创,参赛者需提供完整设计说明及知识产权证明。
目前,大赛官方网站与公众号已开通信息通道,参赛者可获取赛事规则、作品提交指南等详细信息。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