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长效”,新村社区垃圾分类“活“起来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张惠平 文/图
04-26 17:22
收录于专题:专题 | 焕新翠竹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绿色地球,分类同行

4月22日,罗湖区新村社区党委联合党群服务中心创新推出“理论+实践+长效”三位一体的环保宣教模式,开展“绿色地球,分类同行”主题活动,通过“专业赋能破解认知盲区、趣味互动构建行动闭环、机制建设激活共治动能”三大举措,使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中,深圳市垃圾分类促进中心高级讲师何娜娜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扫盲式”教学。针对贝壳类、大件家具等12类社区日常垃圾中的高频争议物品,何娜娜运用独创的“三维判定法”,从“材质特性—回收价值—处置路径”构建决策树模型,并结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现场剖析常见认知误区,为居民破解垃圾分类知识盲区。

理论学习结束后,工作人员带领参与者在辖区小广场进行了实践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方面设立流动宣传点,发放《垃圾分类指南》手册,并深入三小门店,面对面讲解厨余垃圾处理要点;另一方面组织 "垃圾分类小游戏",居民通过将代表不同垃圾的小球准确投入对应垃圾桶,就能赢取环保礼物,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垃圾分类意识。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不少居民主动报名成为社区环保督导员,加入新村社区 "环境清洁日" 品牌活动。据了解,新村社区将以 "环境清洁日" 为依托,每周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环境清洁等实践活动,持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居民。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张惠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