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不是“人情卡”,出借医保卡=诈骗共犯?| 律师大V说

读特客户端
04-25 17:5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出借医保卡构罪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如何避免陷入雷区?

你以为出借医保卡只是“人情帮忙”,其实可能是“刑事犯罪”!很多人觉得,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亲戚朋友看病,是小事一桩,最多被罚款或停卡,根本不会想到——这其实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本期《律师大V说》,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何阳律师从真实案例出发,为大家分析出借医保卡构罪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以及如何避免陷入雷区。

案例:一张医保卡,牵出多人诈骗案

2023年,广州黄女士将自己的医保卡借给远房亲戚“看个小感冒”。没想到,对方用医保卡长期购买处方药倒卖牟利,被医保局稽查发现。

进一步追查中,黄女士被认定明知对方非本人却出借医保卡使用,参与虚假医疗行为,最终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

她的说法是:“我就是出于人情帮个忙,怎么就成诈骗了?”

医保卡出借可能触犯哪类刑事罪?

一、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医保卡出借行为一旦用于骗取医保基金,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的一环,构成共犯。

关键看:

  • 是否明知对方冒名使用;

  • 是否造成了医保基金的损失;

  • 是否有持续性、数额较大的情况。

二、单位人员涉案,还可能构成职务侵占、贪污罪

一些案例中,医保卡出借是企业员工“配合医院”套取医保基金,比如虚开发票、虚假入院。此类行为还可能构成贪污、职务侵占等更严重罪名。

法律分析:出借医保卡构罪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根据大量判例分析,法院通常重点考察三点:

1. 是否明知是违法使用?

如果你知道对方不是本人,还主动出借,就容易被认定为“主观明知”。

2. 是否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如果医保卡被用来套取报销、开药倒卖、虚假治疗,即使金额不高,也可能涉嫌诈骗。

3. 是否为一次性or长期行为?

长期、多次出借,特别是形成“套路化”操作,更容易被刑事定性。

很多人以为“最多停卡”,但法律底线在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医保骗保违法犯罪的意见》:

“对明知他人冒用本人医保卡仍提供协助的,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换句话说,只要你“明知+配合”,哪怕只是出借,都可能是“共同犯罪”!

律师建议:出借医保卡,看似小事,其实雷区重重!

如果你已经出借过医保卡:

  • 立刻中止该行为,主动说明情况,留存沟通记录;

  • 如果被调查,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刑事律师介入,明确自己是否有主观故意、是否构成共犯;

  • 配合医保稽查与公安机关调查,尽量争取免责或不起诉处理。

如果你正在考虑借出医保卡:

立即打消这个念头!不要以为“小病报销不算事”,一旦对方用你的卡去骗医保,你就是在“帮他犯罪”。

提醒

医保卡出借不是小事,一不小心就是诈骗共犯!

医保卡不是“人情卡”,出借就是给自己埋雷。

面对医保诈骗案,不只是用卡的人有责任,出借人也可能成为“共犯”被刑事立案。如果你或你的家人遇到类似情况,请立即联系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明确自身法律风险,积极应对。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何阳律师

(原标题《医保诈骗案高发,出借医保卡=诈骗共犯?深圳律师实战解答来了!》,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经济纠纷何阳律师”)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