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还是“借钱”?如何避免落入“套路贷”?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 律师大V说

读特客户端综合
04-07 18:22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通过借贷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然而,这背后也有带来了不少法律风险,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落入“套路贷”的陷阱。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通过借贷来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然而,这背后也带来了不少法律风险,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落入“套路贷”的陷阱。本期《律师大V说》邀请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何阳律师对“套路贷” 进行解读,帮助大家了解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1.痛点案例:深圳市民因“套路贷”被骗,遭遇经济损失

李某是一位刚刚创业的深圳小企业主,由于资金紧张,他决定通过借贷来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通过朋友介绍,他与某“借款公司”签订了一份借贷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利率为20%。然而,在后期借款过程中,李某发现每个月需要支付的利息金额远远高于合同约定的利率,且利息支付不断滚动,借款金额远远超过了自己借贷的本金。最终,李某意识到自己深陷“套路贷”,不仅没有得到资金周转,反而被迫承担了不合理的债务。

这个案例中,李某未能识别出“套路贷”的陷阱,导致了财务上的严重损失。那么,作为借款人或出借人,如何避免此类情况呢?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法律条文解读:什么是“套路贷”与“诈骗”

通过“套路贷”或“诈骗”行为借贷的一方,往往通过虚假手段诱导对方签订不公平的借款协议,这样的行为可以被视为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而“套路贷”正是利用虚假的高额利息、隐性收费、暴力催收等手段,造成借款人或出借人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套路贷”常见特征:

  • 虚高利率或隐性费用:约定的利率明显高于国家规定的法定利率,甚至不明示的“手续费”“管理费”等附加费用,实际利率远超合法借款范围。

  • 恶意调整借款条款:借款合同签订后,借款人往往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合同条款,如自动续期、提高利息等。

  • 暴力催收:若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借贷方采用暴力威胁、恐吓等方式催收债务。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实操建议:如何避免落入“套路贷”或“诈骗”的陷阱?

为了确保你的借贷行为不被认定为“套路贷”或“诈骗”,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借款条款

借贷双方在借款前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借款期限等内容。特别要注意:

  • 利率要符合国家规定:借款利率不得高于相关规定,否则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甚至构成违法行为。

  • 避免隐性费用:借款合同中应明确注明所有费用和利息,避免因模糊条款而陷入“套路贷”陷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审查借贷方的资质与背景

在选择借贷方时,建议先了解对方的合法资质,尤其是一些借贷机构。你可以通过查验对方是否具备贷款业务的经营许可,或者是否有其他合法的公司背景。同时,避免选择一些不明身份的“借款公司”或“借贷中介”,因为这些往往是“套路贷”或诈骗的温床。

(3)避免高额利率或不合理的借款条件

在借款过程中,如果对方提出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或者要求支付各种不明费用(如“担保费”“服务费”),你应当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套路贷”的骗局。同时,借款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所有还款方式,避免后期因不明条款而增加负担。

(4)及时与律师咨询,避免法律风险

如果在借款过程中发现不合理条款或有任何法律疑虑,应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获得合法合规的借款方案。律师可以帮助你审查合同条款,并为你提供风险提示,帮助你规避法律风险。

4. 结尾:咨询专业人士,保障你的借贷安全

借贷固然是解决资金问题的一种途径,但在借贷过程中需要谨慎,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尤其是对于“套路贷”和“诈骗”行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所有借贷行为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如果你遇到任何疑问或法律纠纷,欢迎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保障自己的借贷安全。

综合 陈丽玲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客户端综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