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支付盛行的数字时代,一位深圳高中生却以数百枚跨越时空的古钱币,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探索之旅。4月19日,深圳高级中学高中园理慧高中高一学生胡译夫在欢乐海岸荃园举办“维多利亚时代古籍硬币展”暨专题讲座,以其独特的青少年视角,将看似冰冷的金属货币转化为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展现了当代青少年对文化遗产的独特理解和创新表达。
胡译夫的收藏故事始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初中时,他在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一本1923年的《英国初中生语法》,扉页上褪色的钱币拓印引起了他的好奇。
不同于传统收藏者,胡译夫创新性地建立了三维收藏体系:以古钱币为核心,辅以同时代古地图和历史教科书,形成立体的历史认知网络。他的收藏涵盖古丝绸之路银币、罗马帝国第纳尔、维多利亚时期克朗等具有代表性的钱币,每一枚都配有详尽的历史背景说明。在展览现场,同期的古老地图一并展示,观众可以直观感受货币与地缘政治的关联。
讲座中,胡译夫展示了获得PCGS国际钱币评级机构奖项的摄影作品,其微距镜头下的钱币纹理清晰呈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胡译夫还向大家推荐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古月钱笺”,已吸引不少粉丝,他将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钱币背后的文明密码。
中国金币集团公司专家库成员、教育部思政和创业骨干、深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深职大货币文化与金币资藏研究所所长盖祥震在现场全程听完胡译夫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后表示:“一位高中生能如此系统地梳理货币史,并贯通中西文明比较,实属难得。这种以物证史的研究方法,展现了新生代学人的学术潜力。”盖祥震称,看着这样下一代,感觉中国充满希望,因为只有充分了解世界,才更容易走向世界,屹立世界之端。
来自宝安区的顿女士在听完讲座后惊叹高中就读的学生能够有这么多历史知识储备,称这场古钱币的讲座让人大开眼界,顿女士表示此次活动是自已通过荃园微信公号报名参加,她特别感谢荃园能够举办这么高质量的讲座,在荃园开设的每一场讲座都让人受益匪浅。
此次活动策展人彭熙然告诉记者,每一枚钱币都是穿越时空的使者,它们沉默不语,却道尽了千年沧桑。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收藏展示,更是一曲由Z世代奏响的文明传承新乐章。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