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农业在龙江|走进北京市场!大锦农公司从田间到心间的定制化实践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周静
04-21 10:27
摘要

定制农业在龙江|走进北京市场!大锦农公司从田间到心间的定制化实践

雨后百谷生,万物萌新芽。谷雨一到,全省大田开始播种,可在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简称大锦农公司),早已是一片欣欣向荣:200栋智能温室大棚里,西红柿圆润饱满,黄瓜秧绿意盈盈,美枣樱桃树的花瓣片片飞落,一颗颗小樱桃现了雏形,远处的600亩有机小麦已完成播种,黑油油的土地上遥看已经有了些许绿意……

樱桃花开春来早

“今年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00多亩,小麦磨成的面粉将和我们的大米、豆油、蔬菜、水果、鸡蛋等一起供应我们大锦农生态果蔬年卡定制会员。”大锦农公司总经理助理汤久辉介绍,“我们目前有2400多位会员,遍布黑龙江省内,最远的在北京。每5天我们提供一次冷链宅配服务,每次的配送量为15斤—17斤,将清晨采摘的鲜嫩蔬果与当季新碾米面精准送达客户餐桌。”

成立于2017年的大锦农公司,涵盖畜牧养殖、生态种植、终端零售三大业务板块,下辖种鸡繁育、家禽孵化、饲料加工、肉鸡养殖、食品加工、生物有机肥料、农业种植、温室种植、冷链仓储、终端零售10家全资子公司。

温室大棚内生机盎然

“这些公司构建了我们‘从土地到餐桌’的一体化产业链,为定制农业提供底层能力保障。同时我们通过四大环节协同支撑定制化服务。”汤久辉所说的四大环节,包括上游种植/养殖基地标准化管控。在种植过程中,坚持使用自产的生物有机肥作为唯一肥料,生物有机肥中的多种培养基、微量元素、有益菌及酶,能够使土壤疏松,为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补充了土壤中缺失的有机质和稀缺微量元素。中游数据处理枢纽,根据会员需求反向制定种植计划,产业链纵向整合减少中间环节,加工损耗率从12%优化至5%,物流成本占比从25%压缩至18%。按需求订单排产,包装、运输周期压缩至24小时,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2.1倍。下游冷链物流智能化升级,在富锦、佳木斯、哈尔滨、北京4个城市布局冷链中心,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解决在1小时以内。针对蔬果、粮油等不同品类设计-18℃至4℃多温区配送方案,避免因周转导致温差变化,损耗率从8%降至2.3%。深化服务意识和强调品牌文化输出,让每一份农产品都充满了温度与关怀,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大锦农年卡会员制的成功实践表明,定制农业不仅是产品供给方式的变革,更是农业价值链的重构。”

定制蔬菜每周配送

今年春节前,北京市海淀投资管理公司与大锦农公司签订了春节礼品订单,为了更好满足客户需要,大锦农公司组建了包括营养师、农艺师、设计师在内的项目专班,3次深度访谈后,精准锁定客户需求,结合北京居民膳食结构,定制“低GI值+高膳食纤维”配方,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并将他们推荐到“北京菜篮子”工程优质供应商名录,推动其从单一企业服务转向民生保障体系,不再止步于为一个家庭定制、一个企业定制,而是为了一座城市,针对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需求等内容进行定制。

“针对定制需求,一只鸡我们可以分别加工成40多种肉类产品。”汤久辉说,“就像我们接过的一笔来自北京的订单,客户要求把鸡胗、鸡翅、鸡腿组合到一起,我们就成立了专门的切割小组进行分装搭配。”

为强化客户信任,今年春耕开始,大锦农公司邀请诸多定制客户莅临春耕现场,实地见证有机种植标准。在参观期间设置“自主配方实验室”,客户可现场调配杂粮比例,测算营养价值,形成2025年定制产品雏形;通过基地参观建立情感联结,同步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年度定制需求提报节点、专属农场区块预留等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健康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锦农公司总经理隋德才深有感触地说,“定制农业的高端化、个性化、契约化、信息化和共享化,正好满足了大家的新需求。我们正在计划制定《定制农业全链操作规范》企业标准,覆盖种植数量、品质、分拣要求、配送温区等标准,确保‘千户千面’服务下的品质一致性。我相信,随着AI算法优化与供应链韧性增强,定制农业也必将从‘标准化生产’迈向‘个性化服务’的新阶段。”

(图片由大锦农公司提供)

(作者:周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