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硝酸亚铁加氢氧化钠!”
“和了!电解水反应凑齐!”
听到这此起彼伏的“麻将术语”
你是不是觉得哪里有点怪怪的?
仔细看看同学们手中的牌
你会发现牌面上印的并非“筒条万”
而是“高锰酸钾”“氯离子”“加热条件”
这些让外行人直呼“看不懂”的牌面
正是这堂课的核心——
由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二中
校长陈明煜亲自设计的“化学麻将”
视频来源:第一现场
这款“化学麻将”彻底颠覆了
传统的死记硬背复习模式
游戏规则是:每位学生手持14张代表化学物质、反应条件等的牌,目标是利用这些牌组成一个完整且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谁最快、最准确地“组牌”成功,谁就能“和牌”胜出。这不仅需要一点“牌运”,更深度考验着学生们对化学元素、化学式、反应条件和方程式配平的掌握熟练度。
“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反应……”九年级学生王思琪展示着自己刚刚“和”的一手牌说:“这可比埋头刷题刺激多了!玩了几局,现在闭着眼都能背出反应条件。”
在这个教室的另一角
九年级的季哲瀚正手指翻飞
快速旋转着一个特制的“化学魔方”
这个魔方可不一般
六个面上印的不是色块
而是各种离子或原子团符号
“魔方上每一格的内容,都是一个离子或原子团,”化学老师胡希瑶解释道,“学生需要通过拧转,让魔方的某一行或一列组成正确的化学式。”季哲瀚坦言:“单玩魔方不难,但要按要求拼成化学式,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我最快也要十几分钟。” 据悉,目前该校“化学魔方”的最快纪录是5-6分钟。
而在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中学
一群中学生正在用古诗词解释网络热梗
视频来源:湾区教育圈
“来财”——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包的”——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松弛感”——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让人听了不禁会心一笑
原来古人也有“硬核”“逆袭”等表达

无论是“化学麻将”还是“化学魔方”
或是古诗词解释网络热梗
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
对核心知识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巩固
让人充分感受到:
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
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这牌没点化学知识都不会打啊”
“现在的中学生真的好聪明!”
“慕了慕了,建议全国推广!”
图片来源:网友评论
目前,“化学麻将”“化学魔方”
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
这样一堂
“没点知识就和不了牌”的化学课
你想不想也来试试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深圳教育、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第二中学、第一现场、@我在粤港澳生活 微博、网友评论)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