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城市如书,故事流淌于纸张之上,待你我共读。
四月春深,南方湿润的土地上,一场冠以城市之名的阅读盛会令人期待:“世界读书日”前夕,由深圳出版集团、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香港出版总会联合主办,深圳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承办,《书都·走读深圳》杂志、香港《读书杂志》协办的“深港共读”之“三城书 ——如何阅读像香港这样的一本书”对谈活动将于4月19日下午2点至2点45分,在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一期中庭(L3) 启幕。
为进一步推动深圳、香港、澳门三地文化交流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书都·走读深圳》杂志于2025年推出“三城书”栏目,特邀资深媒体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作家胡洪侠,文学评论家、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黄子平,历史学家、澳门大学讲席教授王笛三位学者执笔专栏。
三位学者以深圳、香港、澳门三座城市为基点,以笔为尺,丈量城市文化的经纬;以书为舟,穿行于三城文脉之间。个体经验与城市记忆交织,城市与城市相逢于书页,传承的文脉演变为新篇章,构造湾区读者共同的精神家园。透过“三城书”,读者看向一整片土地的因缘际会。
纸页之上,三位学者挖掘身处之地的故事:胡洪侠因《深圳日记》发出“你是谁?为什么来深圳?”的自我追问,故地旧事引起一代深圳人的情感共鸣;黄子平借《香港指南》解读“60多年前《香港指南》里的横切面”,追忆似水流年;王笛由《澳门史》《何以澳门》回溯澳门500年风云……他们细诉“我城”,也借“他眼”获得新视角:胡洪侠承写下《借两双慧眼看深圳》——“我相信他们也需要我们以‘深圳眼’看香港。”
一场45分钟的对话,从街巷烟火到城市叙事,三位学者以书为引,带领读者走进城市的“字里行间”。诚邀您莅临现场,与《书都·走读深圳》一起,共读“香港”这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大书”。
(图片由深圳出版集团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何涛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