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引发了类风湿关节炎?深圳科研团队揭示“元凶”

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04-17 17:09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该研究为疾病精准防控提供了全新方向。

4月15日,深圳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张鹏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刘成波、陈敬钦团队在《细胞》杂志系列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联合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探索炎症细胞靶向诊疗新技术,实现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巨噬细胞动态示踪与精准调控。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高发的自身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攻击健康的关节组织,标志性特征为关节滑膜炎。当炎症分子过度表达引起炎症细胞大量涌入,会触发滑膜炎症并导致血管翳形成,进一步侵蚀软骨及骨组织,导致不可逆的关节损伤,中晚期致残率高达60%-70%;不仅如此,中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还会累及关节以外的内脏器官,如肺间质病变和类风湿结节、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病变等,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和心理健康。

然而,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不明,导致早诊早治面临巨大挑战。

本次发表的文章首次揭示了RhoA基因在滑膜巨噬细胞促炎—破骨中的关键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免疫性重大疾病的个性化早诊早治提供了创新工具,也为疾病精准防控提供了全新方向。

研究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

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模型小鼠的滑膜组织中,科研人员发现RhoA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这一发现可能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带来的骨骼损害开辟新途径。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免疫荧光分析和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小鼠观察实验,研究团队发现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在经典破骨细胞诱导剂RANKL/M-CSF的作用下,RhoA能够迅速激活,参与破骨细胞形成过程。这些成果强调了RhoA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巨噬细胞中的关键角色,提示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为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病理机制和探索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科研团队还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SMART-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旨在特异性编辑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组织中巨噬细胞的RhoA基因,并利用非侵入性活体荧光成像技术,验证了该系统在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体内对关节巨噬细胞的特异性靶向能力。

该研究验证了RhoA在调节破骨细胞生成中的重要性及其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靶点的潜力,探索了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通过靶向巨噬细胞中的RhoA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途径,开发了一种称为SMART的策略,不仅提供了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法的见解,还为开发基因治疗开辟了一条途径。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徐雅乔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严偲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