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中央重大课题在深开题,多方共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读特记者 黄子芸
2020-09-23 15:14
摘要

9月22日,团中央重大课题开题报告会暨“青年发展型城市”工作座谈会在深圳举行

9月22日,团中央重大课题开题报告会暨“青年发展型城市”工作座谈会在深圳举行。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共青团深圳市委等联合承担的团中央重大课题“促进青年发展的城市政策环境评价体系研究”正式开题。

课题组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国青年杂志社牵头,团深圳市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深圳研究院、南开大学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学术团队组成。“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晴雨表,城市的未来与青年的发展休戚与共。”课题组负责人、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杂志社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蔺玉红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始编制之年,该课题将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理论依据,以深圳等为样本进行研究。

6位青年代表在会上谈及对深圳的看法。“深圳特别适合创业,在这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深圳市微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赵紫州响应国家“双创”的号召,2017年底从美国回到深圳创业。剑科云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孙皓曾在英国工作生活了16年,回国后感觉“深圳背靠珠三角大湾区,各种人才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智慧科技类项目的创业”。深圳市光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刚成立,从澳洲归国的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何皓,感谢“深圳的大环境为年轻企业提供了产业支撑和帮助”。

深圳的城市气质与这里的年轻人休戚互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博士甘阳洲谈及在深圳的“落脚”与“进益”,称“深圳对青年友好,青年对城市有为”。深圳空体新媒体实验室有限公司CEO林絮从媒体转行创业,认为“奋斗在深圳的年轻人多数都是敢为人先、时不我待,这与城市基因一脉相承”。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基层医务工作者樊静洁则笑言“要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促进青年发展”。

南开大学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芳表示,“促进青年发展的城市政策环境评价体系研究”课题意义重大,深圳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应该推广到更多的城市去,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青年就意味着活力、发展、创新和消费带动。”全国青联常委、对外经贸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廉思表示,深圳是著名的青年之城,深圳的青年工作领先全国。从中国青年整体生态来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处于“结构洞”位置,能够撬动社会其他群体。他强调,政策制定既要关注青年才俊,也要关注占绝大多数的普通青年。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皮钧表示,要把青年发展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研究,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肩负的使命与职责;要重视对青年精神世界的重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沿、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具有特别的意义;要重视青年发展经验的积累,深圳作为靠青年发展起来的城市,要深入总结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让青年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进而引领未来的发展之路。

会上,深圳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委大湾区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工作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创新委、市委教育工委等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为青年发展提供的相应支持性服务。据悉,在政策引才后,深圳今后将更侧重环境引才、文化引才,要营造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环境,让人才与城市互相成就。

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