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日前宣布“复活”了灭绝已超过万年的生物“恐狼”:通过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繁育了三只经过基因改造的狼幼崽,包括两只六个月大的雄性,以及一只两个月大的雌性。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发布的“恐狼”幼崽照片
恐狼也是《冰与火之歌》中冰原狼的原型。这种灭绝生物是灰狼的亲戚,但颌骨和牙齿更大,因而拥有所有犬属中最强的咬合力。
相关报道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TIME》)杂志。报道中介绍了上述“复活”的具体步骤:“只需要很少的基因变化,就可以区分现存物种和已灭绝物种之间的区别。像其他犬科动物一样,狼大约有 19000个基因。创造恐狼只需要对普通灰狼的14个基因进行20次编辑。”
时代周刊报道指出,上述基因编辑点,来自于两块化石——分别来自俄亥俄州和爱达荷州两个博物馆的牙齿和耳骨化石。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表示,科学家们首先分析了古代化石中包含的恐狼的基因组。将这些基因组与灰狼(恐狼现存的最近的亲戚)的基因组进行比较,他们确定了14个基因的20个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出恐狼的特点,包括更大的体型、白色皮毛、更宽的头、更大的牙和下巴、肌肉更发达的腿,以及特有的发声,尤其是嚎叫和呜呜声。”时代周刊写道。
恐狼和人类大小对比
接下来,科学家从灰狼的血液中分离出细胞,然后按照恐狼为目标编辑了基因,再将编辑后的细胞核转移到剥核的卵子中。再之后,这些卵子在实验室发育成胚胎,之后被植入代孕猎犬的子宫中。
换言之,科学家其实是通过基因编辑方式,用灰狼克隆出像恐狼的某种生物。
据Colossal Biosciences官网介绍,其目标还包括“复活”猛犸象、渡渡鸟、袋狼、塔斯马尼亚虎……该公司的首席科学官夏皮罗(Beth Shapiro)是一名遗传生物学家,其此前颇为知名的成果包括在任教牛津大学期间,曾完成对灭绝生物渡渡鸟的DNA分析。
她把自己的工作描述为“重新创造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
问题来了——它是恐狼吗?时代周刊的报道也指出,“实际上,没有古老的恐狼DNA被剪接到灰狼的基因组中。”
夏皮罗这样解释:“如果一种生物看起来像猛犸象,行为也像猛犸象,如果有机会与另一头拥有‘模仿猛犸象DNA’的大象繁殖出一只小猛犸象,那么很难说该物种没有死而复生。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的猛犸象和恐狼就是猛犸象和恐狼。”
不少生物学相关领域专家并不认同这种逻辑。布法罗大学生物学家文森特·林奇(Vincent Lynch)认为,上述操作只是“让某个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像别的东西”。
Colossal Biosciences公司发布的“恐狼”幼崽照片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伯格斯特罗姆(Anders Bergström)从事犬类进化研究,他表示:“这种动物不是恐狼,说恐狼已经从灭绝中复活也不正确。它是一种经过改良的灰狼,20处基因的变化远远不够。但它可能会让你得到一只长相奇特的灰狼。”
纽约时报援引康奈尔大学遗传学家亚当·博伊科(Adam Boyko)的观点指出,恐狼与灰狼的区别,也会存在于更多其他的基因上:“我们不知道那个数字是多少,可能是20个,也可能是2000。”
不过跳出生物学界的争论,Colossal Biosciences已经开始了其商业化脚步:据连线杂志报道,该公司已聘请曾参与制作《侏罗纪公园》《金刚》等大片的前好莱坞高管担任首席营销官,还将与纪录片导演詹姆斯·里德 (James Reed)合作拍摄纪录片。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