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智城3000P Flops的智算中心正式启用,进一步扩大了深圳的智算规模,与此同时,深圳发出近2亿元的首批“训力券”,元戎启行、逐际动力、云天励飞等近40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率先受益。
真枪实弹
这是深圳在兑现2024年12月《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中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的承诺,一出手就是2个亿!
深圳的确有这样的底气。
早在2023年12月,深圳就提出构建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供需匹配、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格局。
2024年2月,深圳开放智算中心点亮,成为“河套-西丽湖-光明科学城”人工智能科创算力走廊中的重要节点。
随后,前海深港智算中心、龙华新型工业智算中心相继点亮,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等一批大规模算力集群加紧建设。
据预计,到2025年底,深圳已建和在建智算规模将超过62E Flops,到2026年,全市实时可用智能算力超过80E Flops。
80E Flops是什么概念?就是每秒能算80000000000000000000次(8后面跟19个零)。DeepSeek说,用这个算力来数星星,每秒能数完整个银河系的恒星(约2000亿颗)400万次。
真金白银
这么大的算力,当然不是存来欣赏的,深圳一到手,就以“训力券”的形式,喂大人工智能产业。
元戎启行、逐际动力、云天励飞等近40家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分别获得数额不等最高1000万元的“训力券”额度,总额度近2亿元。
这些“训力券”相当于购物卡,可在已入库的智算服务机构直接抵扣算力租赁费用,对于有算力需求的企业,就是真金白银。
以前买算力像割肉,现在直接薅羊毛!获得“训力券”,让企业研发成本直接腰斩,企业自然欢欣鼓舞。
云天励飞副总裁陈腾宇说,算力投入是研发构成的主要部分,这次“训力券”的发放能够明显缓解企业研发投入压力,节省下来的钱可以去投入场景开发、算法优化等其他方面,更有利于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更快寻找到新的应用落地场景。
深圳市睿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周为表示,深圳算力基础方面的供给正好满足了企业需要,能显著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产业集聚发展。“作为第一批拿到训力券的企业,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训练,将我们的生物仿真系统做得更加的完善。”
还有更多花式补贴
算力补助,只是深圳花式补贴的第一步。
2025年,深圳市区两级还将多渠道筹集45亿元政策资金,精准投喂人工智能产业。
1、对基础研究、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予以最高3000万元的研发资助
2、每年发放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
3、每年发放1亿元“模型券”,降低模型应用成本
4、每年发放1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行业应用
5、每年发放5000万元,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开放及应用开发
6、对年度爆款的人工智能终端、人工智能软件首版次应用予以资助
7、对人工智能生态源头创新中心予以50%的资助,培育全栈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
8、对人工智能软件开源予以奖励,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予以最高2000万元资助,对行业交流大赛活动予以50%的资助
在全市原有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的基础上,深圳在2025年还将开放100个以上政务和国资领域的应用场景。
深圳还持续健全产业生态,构建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体系。打造南山区“模力营”、福田区“天使荟·千模应用加速器”、龙岗区“创投·模力谷”等多个创新孵化器,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产业空间和算力、模型、资本等创新资源服务。
很难说这些补贴是不是全国最高的,但深圳的确一直在承诺并努力兑现“算力供给最普惠、场景应用最开放、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产业发展环境。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诗敏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