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生态共融新典范,三洲塘“蝶变·云谷”获国际蝴蝶脉络认证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胡玥 通讯员 伍仟仟 邹亦侃
03-28 22: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28日,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在笔架山体育公园举办“首届深港观蝶大赛总结会暨深圳市物候记录共创项目颁奖活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在盐田区三洲塘片打造全市首个无边界生态博物馆“蝶变·云谷”,成功获评“国际蝴蝶脉络认证蝴蝶园”,成为深港融合背景下生态共治的标杆案例。

山海为基,蝶舞为媒:打造无边界生态博物馆

依托三洲塘片区“五分山、三分海、两分城”的独特生态格局,“蝶变·云谷”项目以“自然友好、景观提升、公众参与、科普教育”为核心理念,打造“无边界生态博物馆”。项目通过修复蝴蝶生境、营造蝴蝶友好型花园、增设互动科普设施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据统计,片区已记录蝴蝶91种,占深圳已知蝶类的43%,其中国家二级保护物种“裳凤蝶”等珍稀品种在此繁衍生息。

深港联动,跨界共治:探索生态协同新路径

作为深港生态融合的重要节点,三洲塘片区充分发挥与香港邻近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合两地生态保护经验。项目借鉴香港凤园蝴蝶保育区模式,开展跨境蝴蝶保育交流及自然教育活动;同步引入“港风植物朋友圈”特色科普设施,推动两地生态资源共享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赋能,全民参与:让生态保护“触手可及”

“蝶变·云谷”以趣味性、互动性为核心,创新设计了一系列科普体验场景:

森“呼吸”疗愈场:通过可视化负氧离子装置、森林瑜伽平台,让市民直观感受生态价值;

蝶舞自然乐园:设置蝴蝶桥、互动科普墙,推广“无痕山林”与亲子自然课堂;

零碳智慧体验:设置“低碳实验室”互动科普设施,鼓励绿色出行,推动低碳新风尚。

此外,项目依托“云海驿站”核心节点,创新开展"生态结缘"互动体验营、全国生态日主题研学等多元化活动,通过沉浸式环境教育、场景化实践参与,持续提升公众生态环保意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实践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参与感与满意度。

据了解,盐田区持续在生境修复、公众教育及深港生态融合方面开展创新实践,为全球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盐田方案”。未来盐田将持续深化深港生态合作,打造‘山海连城’的绿色典范,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态动能。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胡玥 通讯员 伍仟仟 邹亦侃)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