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普科技联合创始人劳建音:从“芯”出发 逐梦“智”造丨创新创业深圳人㊶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凡/文 姜鑫/图视频
03-21 22:23
收录于专题:创新创业深圳人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黄花风铃木路边绽放,益普科技联合创始人劳建音来不及细赏春色,快步走进龙华数字创新中心的办公室,与同事们一起调试最新版本的SiFacotory MES(半导体制造执行系统),屏幕上数据流不断跳动,反映出某半导体封装测试产线设备效率比之前提升12%的动态。这是益普科技为某头部半导体企业“量身定制”的。

2012年创立以来,益普科技深耕半导体工业软件研发,目前实现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占有率领跑,已拥有100多项专利等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硅芯似箭”SiFactory体系协助逾百家半导体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从填补国内MES软件空白到拥抱AI浪潮,益普科技的成长历程,成为深圳科技创新蓬勃生长的缩影折射。劳建音坚定地说:“这里的创业环境和政府支持让我们敢闯敢试,扎根深圳努力为中国‘智’造支撑赋能。”

填补MES工业软件国产空白

时光回到十三年前,半导体国际巨头已普遍采用MES工业软件提升产效,但当时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巨大空白。“数字化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太明显了,我们坚信国产数字化是大势所趋。”聊起创业初衷,劳建音目光炯炯。2012年,他和2位昔日同事创立益普科技,英文名“E-PLUS”意指“互联网+制造”,运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开展自主研发,立志填补国内半导体MES工业软件的空白。

创业初期举步维艰,劳建音和同事们挤在租用的办公位写代码,背着电脑跑产线做试点,却常被质疑靠不靠谱。劳建音对此记忆犹新:“当时有家工厂负责人说,我们要能实现国际软件的一半功能,他就马上买单。”市场开拓很难,但创始团队毫不气馁,夜以继日打磨产品。企业成立第二年,益普发布了针对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的商用工业软件,各项功能媲美国外同行的同时,还能灵活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迅速赢得行业青睐。

时至今日,益普科技打造出数字化制造工业软件服务平台,覆盖范围从半导体封装测试拓展至晶圆制造、电子元器件、IGBT/IPM模组、LED等领域,华大基因芯片产线、中微半导体、盛元半导体、国星光电等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都成为客户。劳建音开心地谈到,公司2024年入选工信部数智化供应链案例名单,被评为工信部实数融合典型案例。

十年磨剑助推行业数字化转型

下班后,劳建音时常来到市中心的莲花山公园,爬上山顶俯视城市中轴线,他不禁感慨在深圳创业创新的这些年,“有段时间特别难,又有国际同行来谈收购公司,但我们的初心就是做半导体行业的国产软件;半导体行业的国产化,还有软件行业的国产化,两者叠加不可能没有前景!不然就不会辞职创业。”他说,公司三位创始人当时相互鼓励坚持至今,即便MES工业软件研发投入大、收益见效慢,但企业团队用技术创新推动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念至今没有动摇。

一路走来,益普科技已拥有100多项专利等知识产权,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工业互联网荣誉,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AA级服务商。

劳建音说起服务案例如数家珍,例如益普团队耗时半年深入产线,采集超10万条设备参数,最终通过EAP(半导体设备自动化系统)实现工艺参数自动优化,帮助客户把IGBT模组封装产线的不良率降到原来的1/4。他自豪地说:“我们总结出实施方法论,坚持做半导体行业的‘客户运营商’,通过数据驱动,帮助实业解决痛点问题。”

AI赋能解决半导体设备“暗伤”

人工智能热潮席卷制造业,益普科技正通过AI技术为半导体工厂实现全方位的设备管理服务。劳建音说,目前益普科技已经基于AI技术实现三大核心突破,其中智能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可以预警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避免设备“暗伤”带来的停机停工,“我们用AI已经实现辅助调优设备参数,调试效率比以前提升了45%。”

“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AI时代持续发展。”劳建音望向窗外陷入思考,他说在深圳总能感受到城市的“推背感”:政府支持力度大、人才集聚密度高、产业链联动力强,科技创新迭代快,“我们都觉得创业还没有结束,创新必须更上一层楼,要继续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杨渝嘉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凡/文 姜鑫/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