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新闻日前报道了一起宠物医保“骗保”失败的案例(此前报道>>为狗狗看病花了3万多却莫名成了“骗保人”?宠物医保纠纷谁负责| 有料315),引发广泛讨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宠物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宠物主人选择购买宠物医保以减轻经济压力。然而,宠物医保在投保和理赔环节暴露出的诸多不规范问题,让不少消费者对其性价比和实际保障效果产生疑虑。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宠物医保时需理性判断,警惕潜在的风险。
需求和供给多样化,深圳有门店表示四成顾客使用宠物医保
宠物生病或遇意外往往会带来高昂的医疗费用,为了减轻这一负担,越来越多的宠物主人选择购买宠物医保,使用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来自深圳的小琴经过宠物医生的建议,已经为她的猫咪投保了两年多,“每个月花大概两杯奶茶钱,相比动辄几千的医疗费,投保花费可以承担。”据介绍,她购买的宠物医保单次最高可以赔付2千元,涵盖了猫咪常见的疾病,在商城购买部分进口药品、宠物用具等,每月还享受固定额度的消费折扣。“总体感觉还算划算”,小琴表示。
另一位宠物主人林女士购买了宠物疾病及意外医疗险,一年大约花费一千余元,用以预防在意外事故中产生的医疗开支甚至宠物意外身故的补偿。不过,林女士表示,“这种保险更多是求个心安,最好不用上。”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宠物医疗消费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消费领域,占比市场份额为28.0%。另据相关行业数据,2024年宠物保险市场规模超20亿元。不少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医疗险、责任险及一系列附加服务,并联合线下宠物诊疗机构,为宠物保险提供了保障基础,以满足用户需求。
深圳某宠物医院内的宠物医保广告。
记者日前走访多家深圳宠物医院发现,宠物医保使用普遍受到欢迎。在某连锁宠物医院门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门店成为某互联网平台的宠物医保定点医院后,大约有四成顾客在就医时选择使用宠物医保。“前期多数是顾客自行通过线上投保,询问我们能不能报销。后来医院和医生也会根据顾客情况建议购买。”该店员表示,相关产品服务为线下门店吸引了一部分客流。不过投保和报销等流程均是顾客与保险公司或平台自行沟通,医院则负责提供病历、收据等一些材料支持,协助消费者提高理赔的效率。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宠物医保产品主要包括宠物医疗险和宠物责任险。其中,医疗险主要是针对宠物因疾病或意外就诊医疗的合理费用进行赔偿;责任险则针对家养宠物造成三者身故伤残、医疗费用或是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不仅产品和服务逐渐丰富,用户需求也更加多元。”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从与用户日常沟通反馈中得知,除了常规的宠物疾病和意外医疗保障外,有些宠物主人还希望宠物医保报销范围能覆盖宠物绝育、体检及疫苗等项目,甚至提供宠物行为训练、健康咨询等增值服务。
消费者质疑性价比低,行业不规范现象频发
尽管宠物医保的宣传承诺较为吸睛,但用户实际体验却褒贬不一。记者调查发现,有消费者认为,部分宠物医保在理赔范围、赔付金额和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不透明条款,导致性价比不高。与此同时,行业内仍存在隐形限制、骗保等不规范现象。
以某宠物医保线上平台为例,其宠物医保产品价格区间在每月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基本权益包括约定险种的保险事故报销保额,以及驱虫药、宠物商城消费额度等增值服务。但有不少消费者反馈,某些产品宣称“全病种”“0门槛”理赔,实际理赔中却添加了诸多限定条件。例如,单次赔付限额低,与宠物诊疗的实际费用相去甚远。
此外,宠物医保的增值服务适用性有限。一些用户发现,即使保险平台为进口药提供优惠,价格仍与第三方电商平台无明显差距。林女士对此评价:“除了心安,感觉实际帮助有限。”
深圳某宠物医院。
除了产品本身的问题,行业内规范不足,有关宠物医院与消费者联合骗保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某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田先生(化名)透露,相较于其他险种,宠物保险投保流程比较简单,仅需上传宠物照片即可通过审核,甚至部分宠物信息不全也能投保成功。这种低门槛审核也成为滋生骗保行为的温床。“例如,有人养多只宠物却只为一只投保,利用其他宠物伪造病历申请理赔;还有人通过时间差,利用同一宠物多次骗保的现象。”在走访中,也有宠物医院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由于担心流失客源,有时医院会协助顾客修改就诊记录、病历报告等信息,以骗取理赔资金。
田先生还指出,由于宠物与人类存在差异,保险条款中涉及的免赔额、免责疾病范围等规定相对模糊,导致理赔纠纷频发。部分保险公司在宣传中夸大赔付比例,但实际理赔时却以“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付。除此之外,由于宠物医疗行业缺乏统一的价格和服务标准,保险公司难以核定合理理赔金额,这也是引发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宠物医保快速发展背后:消费者需警惕投保风险
“目前,国内宠物医疗尚无统一的收费标准,这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宠物就诊成本。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宠物医保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宠物‘看病贵’的压力。”前述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宠物保险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缺乏公共政策扶持,且受限于技术手段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行业规范尚不健全。
该工作人员表示,当前保险公司正在通过大数据模型和AI技术优化理赔流程,识别异常理赔,同时加强与宠物医院、行业协会的沟通合作,推动建立行业诚信机制,协同制定统一标准和操作流程。而针对骗保等不规范行为,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明确各方责任,并借助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那么,宠物医保和普通的医疗保险产品究竟有哪些不同?消费者在投保时又需要注意什么?
广东天梭律师事务所保险领域律师胡廷梅分析认为,宠物医保和一般医疗保险既有共同性也有显著区别。共同性是指二者都属于医疗保险,目的是对被保险人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财产性弥补,投保人均需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而区别在于,宠物医保是普通医疗保险下设计开发的细分保障产品,其条款针对特定的保险标的(即宠物)有不同约定,保障范围仅限于被保险人所有的特定宠物产生的医疗费用。
胡廷梅提醒,在投保宠物医保时要注意的是,被保险人应对宠物具备权属证明,否则在理赔时很可能因为没有保险利益而遭受拒赔。此外,宠物医保对投保对象的健康状况也有隐性要求。如果投保前宠物已患病或存在先天缺陷,理赔时通常会被划为免责范围。
不仅如此,还需谨慎对待宠物医疗机构或医生推荐的特定保险。由于宠物医院的客户往往也是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部分宠物医院医生在提供治疗服务的同时,可能会兼任保险产品的销售角色。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因对医生的信任,容易忽视对保险产品条款的审查,特别是理赔条件的符合性,从而导致后期产生保险理赔纠纷或医疗服务纠纷。
胡廷梅建议消费者,在投保时务必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障范围和理赔条件,避免仅凭医生或第三方机构的口头推荐作出决定,在承受能力范围内作出宠物医疗服务选择。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