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以“青春乐动·樱你飞扬”为主题的第三届南沙樱花节在广州南沙大岗镇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启幕。云樱谷和首次亮相的俪樱园,两大赏樱区40亩樱花花海与千年岗城的历史底蕴交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春日文旅的焦点,当日吸引超万名游客涌入。
今年是《南沙方案》落地实施的“中考之年”。大湾区灯会、湾区马拉松、草莓音乐节、十八罗汉山樱花节等活动,持续擦亮南沙“年轻的城服务年轻人”的城市品牌。南沙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欧阳健华表示,南沙当前正致力于将“十八罗汉山”打造为“湾区最佳赏樱点”,使之成为“湾区人民共同的花园”。
开幕式上,粤剧名旦郭凤女亮相,与搭档“太子炳”彭炽权共同演唱经典粤曲《七月七日长生殿》。18台历经岁月沉淀、琴龄均逾半个世纪的古老钢琴,被分别安放在十八罗汉山繁花盛开的园林间、舞台上,《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随着演奏者跳跃的指尖流淌。
据介绍,今年南沙樱花节期间,钢琴合奏表演将不定时返场,与非遗故事会、创意写生和读诗会等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共同贯穿整个樱花节,让樱花林化作“流动的文化客厅”,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潮汕传统英歌舞表演也在十八罗汉山“炸响”,舞者手持英歌槌腾跃而起,与眼前柔粉的樱花形成强烈碰撞。
随着夜幕降临,大岗“村晚”成为主角。村民自编自演的节目精彩纷呈,“百千万工程”建设下的大岗各村崭新风貌在此处与樱花齐放,茂盛而绚烂。“我们今年新扩种千余株樱花树,目前山上共有近40亩2000多株樱花陆续开放。”大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南沙樱花节将文旅活力辐射全镇,接下来更有“多彩高新沙”迷你马激情开跑、第二届集体婚礼盛大举行。
节日氛围引来流量,大岗镇以“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走向推动经济“留量”高质量发展道路。3月23日,大岗镇“百千万工程”新乡村示范带项目——“多彩高新沙”即将迎来“樱花+体育”的生动实践。500名跑者将齐聚6公里迷你马拉松赛道,用脚步丈量城乡融合的崭新图景,跑出一条“文旅体产”共生共荣的湾区新赛道。
“去年第二届樱花节,我们成功举办‘传承与发展’的南沙(大岗)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邀请历史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岗‘三个一’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广州古代采石场唯一的清代石碑:八股山场界碑、中国南方最高海拔最久历史记录的古海蚀崖遗址、中国第一个用机器开采的银矿:银坑街)的传承和保护建言献策,也推动活动从单纯‘看景赏花’向深入‘品文化’升级。”大岗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十八罗汉山上还开放“穿越侏罗世纪”恐龙谷,打造“樱花+研学”新体验。恐龙谷向游客展示仿真的恐龙化石,还设置AR科普展,帮助游客了解恐龙时代的历史背景,不同种类恐龙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演化历程,成为亲子游玩学习的好去处。在十八罗汉山招商长廊,“以节招商”“以商引商”的宣传推介开局良好、成效凸显。
大岗镇开展“赏樱看载体,筑梦共图南”暖企行动,向已落户南沙或有意投资南沙的企业家递出大岗“樱花名片”。据悉,其当前载体资源充足,产业发展空间广阔,目前还有超过2700亩的国有工业用地和1954亩村留用地,且均为熟地,可供优质项目随时落地使用。
记者了解到,借着南沙樱花节,十八罗汉山迎来2株特别的太空茶种,由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太空单丛茶苗”,连同其他茶叶树种分别在“俪樱园”和“桃花园”完成种植顺利“安家”,这标志着南沙首例太空茶苗科研项目成功落地,首款“航天茶”或将在南沙推出。
从“芯晨大海”的蓬勃规划到“星辰育种”的创新实践,南沙不仅稳步推进半导体和商业航天发展等 “芯晨大海”领域的万亿级产业规划,更书写着银河与大地之间、千年茶文化的故事新篇。据介绍,该茶种是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涛、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刘少群团队的科研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园——中科宇航便坐落于大岗镇先进制造园,其入驻加速大岗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和航天科技的转型,提升区域的产业层次。TCL实业空调事业部广州公司副总经理吴均华也告诉记者,“TCL空调南沙基地项目从洽谈、签约到进场施工,用时不到3个月,项目快审快批快建,实现落地即开工。”
(南沙宣与大岗宣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