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大吉》 刘燕吉 著 花城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刘燕吉的《家事大吉》出版了,实在为大吉阿姨高兴。八旬老人倾心倾力之作,到底集结成书了。家事最后一篇,作者以灵隐寺中的那句“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收尾,足以让人泪目。好像,读完这本家事,有些情绪和情感依稀复活。
大吉,这个1937年出生的小囡,如何知道自己的人生将跨越万水千山、历经风雨彩虹。如果有人剧透她的人生,问她还愿意不愿意到人间一游,大吉的答案会是什么?是欣然前往,还是些许踌躇?我们知道故事的开始,怎么也猜不到故事的发生,以及结束。
大吉家事近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社会迭起兴衰,无数人物轮番出场。大吉自己家和夫家,都是大家族,悲欢荣辱、有爱有憾,也确实有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除了写家族人物,大吉也写人生路上各种相逢相遇。不论缘分深浅,纸短也可情长。大吉叙述基调朴实,但是落点轻盈准确,纵使着墨不多的人,也有纤毫毕现感。这既是大吉的写字天赋,也是大吉的无挂无碍的感受能力。想来,这就是这部家事的魅力——还原生命本味。
大吉在苦乐年华,时时感知,总是接收,对镜放大。她感慨人生,也感慨因果。无论命运如何多舛,还是与爱人天各一方,大吉不会沦落“工具世界”和“成见世界”。大吉面对世界,好像天生有一种“一期一会”的能力。
当然,全书读完,我最为动容的,还是大吉与自己的先生黄伯璿携手半个多世纪的情深意笃。大吉被先生疼爱了半个世纪。两个女儿成年后依然“愤愤不平”,小时候一家四口出门,爸爸给妈妈的待遇是胖瓶子酸奶,给孩子的待遇是几分钱的小冰棍;吃鸡的时候,爸爸永远断喝一声:鸡翅给你们妈妈留着,妈妈爱吃鸡翅……
可惜,与大吉相伴人生的伯璿晚年患上阿尔兹海默症。接下来的日子,大吉又开始疼伯璿,她照看他10年,直至伯璿九旬高龄辞世。这本家事,也是大吉在思念中的排解。写着,痛着,也有些许的疗愈。与心爱的人永别,令人肝肠寸断。但我知道,如果两人重新来过,还是会相爱的。
大吉心思干净,运笔清爽,人世冷暖徐徐拉开。书中虽是她的家事,但从中读心读史,令人凝神定气,调柔了心性。这种阅读,真是以生命滋养生命。我们也会增多理解父辈、祖辈的资源,增加自己和父母辈相处的智慧和耐心。细细地端详着书中的大量老照片,每一张都有岁月有温情,有绵延不绝的生命脉络。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