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妇女儿童,为“生育友好”“儿童友好”持续发力 | 深圳是座怎样的城

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文 谢丰圳/图
03-08 13:25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妇女儿童权益如何保护?

3月8日是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在今年全国两会,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问题备受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多项内容涉及妇女儿童家庭。为守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近年来,深圳通过提高妇女儿童维权工作质量、增加普惠性育幼服务供给、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新需求受到广泛关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亦纷纷建言献策,为“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勾勒出社会建设的立体图景。

深圳作为全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适婚适育人口众多,通过陆续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城市。例如为拓展儿童友好空间,2024年,建设满足儿童健康成长与天性发展需求的儿童友好社区被列入深圳市2024年度10项民生实事。据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一年来,深圳已建成儿童友好空间1047个。

此外,“新增40间公园母婴室”也被列为深圳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而这一举措也取得积极成效。据媒体报道,在市区两级公园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共新增母婴室60间;截至2024年底,深圳全市公园内的母婴室共计464间。

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上,深圳多措并举、多方联动,通过挂牌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妇女儿童维权关爱智慧系统,法院与妇联签署实施方案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举措,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深圳是一座人性化、有人情味的城市,可以从很多生活细节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女性的尊重。”市民杨女士举例说,深圳有不少公共卫生间可以灵活调配男女厕位,增加女厕位供给;还有不少商场和餐厅会为有需要的女性免费提供卫生巾,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人很有安全感。

为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和儿童友好城市,深圳将在今年推出更多有力举措。根据《深圳市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深圳将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在“520”、七夕等“甜蜜日子”婚姻登记实现免预约、全城办、“不办完不打烊”。

同时,为新手父母成长护航。面向1岁以内新生儿家庭发放“新手父母成长包”,办好“鹏城家长课堂”,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

对于儿童健康管理,深圳将持续推进新生儿疾病筛查,为在深出生的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蚕豆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听力障碍等筛查服务;到2025年底,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均达到95%以上。此外,推动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100%开设精神(心理)门诊,保护儿童心理健康。

在教育方面,深圳将增加普惠性育幼服务供给。支持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鼓励用人单位办托,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向符合条件的托育服务机构发放财政补助;到2025年底,全市托位总数达到10.7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9个。

为推进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深圳将推动室内外空间及设施适儿化改造,到 2025年底,力争全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覆盖率达到100%。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文 谢丰圳/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