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技建设500亿国资基金,确保投资A轮及更早期的项目不低于40%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03-07 10:5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如果把科技产业比喻成“种子、幼苗和树木”,要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科技金融这一“阳光雨露”。 在深圳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全力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让深圳国资“金融活水”流入优质硬核科技,助力科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记者了解到,市国资委提出了“KPI”,深圳国资国企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致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生态,聚焦“20+8”全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基金网络,推动基金投向覆盖种子、天使、A轮、B轮、C轮直至IPO的投资全生命周期,确保其中A轮及更早期的项目不低于40%,投向B轮、C轮项目均不低于20%。

走访包括人工智能领域在内的初创企业覆盖不少于10000家,推进至立项尽调阶段企业不少于1000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提供不少于100亿元的创投资金支持。

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尖端科技领域,筹设规模不少于500亿元的涵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国资基金。延长创新创业类基金存续期限最长至15年,针对不同基金,确定差异化考核指标、免责清单,不以单一项目亏损、单一时间节点为考核负面评价依据,按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助力投资机构更有底气、更加大胆地进行长期投资。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参与的各类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引进对接世界一流投资投行机构来深一起携手发展。

向“新”引流

打造基金群扩充“资本源泉”

九成科技企业倒在初创期的“死亡谷”阶段,资金断流往往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在深圳,一批成功创业的“技术大拿”会告诉你:有了好项目,就不愁没有科技金融“活水”注入。

深圳既是科技创新高地,又是资金蓄水池。科技金融充分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助力初创企业成功跨越“死亡谷”。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深圳国资国企形成了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的“深圳国资模式”。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资打造了包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母基金、S基金、人才基金等在内的国资基金群,各类基金超过500只,基金总规模超7000亿元,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超90%,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经多年改革发展,深圳国资培育出“深创投”“深天使”“力合科创”“鲲鹏资本”“远致创投”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股权投资品牌,也打造出一批特色基金。在百亿规模天使基金的基础上,新设规模20亿元的种子基金,以更大力度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设立百亿规模人才基金,“以财助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孔雀人才、国家级等各级高新技术人才团队近250个。

“耐心资本”

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随着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资国企科技金融在培植创新方面“冲”在了最前面。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乐聚夸父人形机器人以拟人姿态,自主稳定地执行巡馆任务,成为国内首款在现场稳定展示拟人步态的人形机器人。凭借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深刻洞察与研究,市属国企深创投参与了乐聚机器人的Pre-A轮投资,并对企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主动为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助力企业宣传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乐聚已成长为高端人形机器人的领导者。

从创业初期的5人团队到今天的协作机器人第一股,深创投领投了越疆机器人的天使轮融资,并连续多轮追加投资,助力企业走向全球,而今已是第十年。越疆机器人智能协作机械臂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投资机器人产业仅是深圳国资投资的布局之一。企业的成长既要活水、也要养分,要容忍失败、遵循长期主义。深圳国资积极响应国家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号召,立足于“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职责使命,以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来深发展,支持其发展壮大。 按照“国家需要什么,深圳国资就投什么”策略梳理重点投资清单,指导深创投80%以上的项目投向初创和成长期企业,做“投早投小”的守护者。按照“发现一个、投资一个、全力干成一个”原则,对有强链稳链补链延链需求的科技企业,提供耐心资本支持。

以投资中科飞测为例,深创投连续两轮加持企业,为企业突破研发到批量销售的关键节点提供重要支撑,并积极为其对接上下游产业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敢于投资、坚定投资,做“耐心陪伴”示范者。

壮大“资本舰队”

打造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生态

深圳国资资本雄厚、产业资源丰富、运营管理高效,为科创企业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还依托产业生态搭建上下游合作桥梁,从研发到转化,从市场到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方位立体式打造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生态。

除基金投资以外,深圳国资还布局了科技证券、保险、担保、资产管理等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多功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将国信证券打造成行业领先的科技券商,经营业绩和各项指标排名保持在行业前十。

发挥好保险风险转移等功能,引导国任保险转型为科技保险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近3000亿元,牵头成立了“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联盟”,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融资保险,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构建支持初创期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的“毛细血管”,支持高新投和深圳担保集团提升资本规模,净资产均突破200亿元,成为行业绝对“双龙头”。

将深圳资产打造为驰援高新技术企业和化解涉众金融风险的地方AMC公司,聚焦传统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地方金融风险化解,同时还创新性开展了困境高新技术企业重整重组业务等风险化解业务。以欣旺达动力为例,深创投集团参与Pre-A轮和A轮融资并新引进深圳元鼎、四川兴雍等LP投资,帮助欣旺达动力完善股权结构,解决上市公司分拆障碍。投资后,深创投集团组织了20多家与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相关的投资企业走进欣旺达,寻求企业之间的合作。

另外,深创投通过与中东、东南亚等海外主权基金、政府产业园、商务局等机构的对接,积极帮助欣旺达出海拓展。

市国资委负责人表示,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参与的各类投资基金作用,积极引进对接世界一流投资投行机构来深一起携手发展。

(照片由市国资委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