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会长林龙安从多方面提出建议。其中,创新跨境易货结算模式,推动大宗商品与中国产能“走出去”是他今年的重点关注之一。
林龙安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在传统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中,汇率波动等问题日益突出。这种局限性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更加明显,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汇率风险和成本压力。
“为应对当前全球大宗商品结算中的挑战,可推动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应用。”林龙安建议,建设数字化跨境易货平台,利用新型易货贸易的创新模式,促进人民币在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使用,同时推动中国产能“走出去”,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林龙安表示,数字化跨境易货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交易的透明、安全和高效,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体系中的诸多问题。同时,通过商品与服务的直接交换,打破了传统货币结算方式中的汇率波动等制约。他建议,支持相关行业商会等国际贸易服务平台在香港设立“国际易货中心”,开展市场化的国际易货贸易试点,借助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的优势,推动跨境易货结算平台的示范建设。
“要深化深港合作,推动前海国际易货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林龙安同时建议,支持相关行业商会在前海自贸区设立“深港国际易货数字化服务平台”,结合深港两地优势,打造全国自贸区与国际贸易合作的示范模式。“通过在前海建立数字化易货平台,可以为大宗商品和中国产能‘走出去’提供新的结算解决方案,同时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话语权。”
林龙安表示,希望通过在香港设立“国际易货中心”并结合前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充分利用大湾区进出口行业商会平台,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和中国产能输出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结算模式。通过这一创新路径,可以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加稳定、高效、低风险的结算解决方案。
(受访对象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