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8家媒体喊你跨海啦!今天,一起穿梭5座大桥

东莞+ 张华桥
03-05 21:30
摘要

快来扫码预约看直播,3月6日9:00《我们一起跨海吧!》!

有一种春天的美好,叫相约一起跨海!3月6日,粤港澳三地媒体发起《我们一起跨海吧!》大型直播,分两路直播车开启全程8小时直播的穿桥跨海之旅。其中,直播过程将穿行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并在松山湖科学城、滨海湾新区进行直播,展现东莞的蓬勃发展动能,从中体会大湾区建设的壮阔浪潮,感受大湾区“路相连、人相通、心相融”的融合面貌,领略向春天出发的澎湃活力和强劲力量。

《我们一起跨海吧!》粤港澳大湾区联动直播于3月6日9:00开启,现在就扫码预约吧!

跨越5座“超级工程”,见证湾区活力

直播过程将穿行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等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探访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城市的多处高质量发展一线,从中体会大湾区建设的壮阔浪潮,感受大湾区“路相连、人相通、心相融”的融合面貌,领略向春天出发的澎湃活力和强劲力量。

一方面,直播镜头将穿行横跨珠江口两岸5座“超级工程”,串联起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成就线、风景线、科创线、文化线、故事线,用行进式的画面带领广大网友沿着大桥行、跟随镜头走,近距离体验“超级工程”的雄姿,感受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的壮阔全景图。

另一方面,还打造了酷炫的3D虚拟演播室,邀请桥梁领域专家和大桥建设者来到演播室,他们将带来科普介绍、分享建设故事,并结合演播室XR技术和CG场景等融媒技术,和大家一起多角度看大桥谈大桥,感受跨江跨海通道技术创新的“含金量”。

此外,来自8家媒体的十余位记者分赴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多处高质量发展一线。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母港码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狮子洋通道建设现场、香港启德体育园、澳门科技大学、“鲲龙”AG600总装生产厂房、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醉龙舞、赤坎古镇、散裂中子源……各路记者将以体验走访的视角,带领广大网友领略各地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实践。

走进东莞两大平台,洞见“世界工厂”的蓬勃发展

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本次直播活动将由东莞日报记者走进东莞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见证东莞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方面的蓬勃活力和发展未来。

届时,直播将走进东莞滨海湾新区,在东莞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见证东莞人工智能创新探索的发展概况。

据悉,作为大湾区“最年轻”的新区、引领东莞未来三十年发展的新引擎,滨海湾自成立以来便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主导产业之一,积极在人工智能领域谋篇布局、引导发展。

2025年市政府“一号文”指出,支持滨海湾打造人工智能新区。近年来,滨海湾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厚积发展沃土。产业基础初具规模,OPPO、vivo、小天才等一批智能终端龙头企业和科兴科学园、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等高端优质产业空间正陆续投产运营,几大智能终端龙头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2000家;创新资源加速汇聚,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圳数据交易所东莞工作站、上海技术交易所全球跨境技术贸易(大湾区)中心等一批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已落户滨海湾。在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产业生态优化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东莞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高级工程师刘璞将为观众详细讲解研究院如何以人工智能赋能东莞乃至大湾区企业转型升级,抢抓人工智能风口。

直播第二站将走进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来到国内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蔚玲将为广大观众解读散裂中子源的作用和运行原理,呈现这一大国重器在多个科研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作为东莞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科学城自2020年7月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以来,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尤其在科技创新方面,“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启动建设;阿秒科学中心揭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动工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育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投入使用;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正式开学,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加快进展。

在松山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科创生态“雨林”加速育成,加速迈向世界一流科学城。

(作者:张华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