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住深全国政协委员走上通道谈银发经济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宁若鸿/文 何龙/图
03-04 17:4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 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不同界别、不同领域的8名全国政协委员“面对面”接受记者的采访。其中,住深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走上通道,畅谈银发经济蕴含的广阔发展机遇。

解决老百姓对养老的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

金李表示,全球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在持续提升。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3亿,到2035年将突破4亿。但金李认为,随着全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他认为,可以通过建立银发智库、志愿服务等方式,给60-70岁的活力老人群体提供更多地发挥余热的机会,挖掘老龄人口红利。

“解决老百姓对养老的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金李表示,我国的老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新需求。同时,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到2050年,银发经济将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可见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金李表示,近年来他进行了密集调研,他也欣喜地看到,国家越发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明确要事业产业两手抓,一手抓急难愁盼,一手抓银发潜力产业。同时,他也指出,银发经济也是人文经济。当我们讨论银发经济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一个关乎文明的有温度的命题——我们应该如何优雅地老去。“银发经济也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让我们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金李说。

坚信中国经济将在企稳回升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在去年企稳回升向好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新进展,对此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深厚的底气!”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说。

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马建堂表示,首先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其次是因为有充足的、有力的宏观调控工具;第三是因为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和保障。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也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改革、努力开放、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奋力实现今年两会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和确定性。”马建堂说。

用研究找武器向科学要奇迹,不断丰富战胜疾病工具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宏说,作为一名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最近几年最大的感受是赶上了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好时候。

赵宏介绍说,过去一年,国家批准上市的新药有48个,器械有65个,在研新药的数量也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位。但赵宏也坦言,创新药械的研发是向无人区的探索,它的高投入、高风险人们常常用三个“10”来形容,10个亿的投入、10年的时间,以及不到10%的成功率。“作为医生,最清楚临床的问题和痛点在哪里,如果能够更早去和科学家合作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就能够打通从实验室到病房的最后一米,把这10%向上再拉一拉。”赵宏说,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积极投身于创新药械研发,用研究找武器,向科学要奇迹,我们战胜疾病的工具箱就会越来越丰富,定能更好守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发展

“我国机器人技术已经得到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显著减少。”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如是说。

乔红表示,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载量达到全球二分之一以上,人形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部分产品构建了人形机器人大工厂核心技术底座。未来我国机器人系统将面临更大更重要的舞台,同时也要更多考虑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通用性、智能性、安全性。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基于前沿技术积累和人才聚集优势,为国家夯实核心技术底座,为加速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奋斗。”乔红表示,将继续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让先进的技术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播撒到祖国千行百业,与企业家一起壮大新质生产力。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元春 李舒瑜 宁若鸿/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