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美术馆外景
2020年9月20日下午,由坪山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坪山美术馆承办的展览——《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拉开序幕。坪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筠,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各有关单位及各街道相关负责人,坪山美术馆理事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馆及艺术界嘉宾等各界代表出席活动。
本次展览系策展人沈瑞筠的“中国园林”系列展的最新成果,展览结合坪山美术馆空间特质呈现刘建华、何岸及王思顺三位艺术家的13组作品,包含新增一件在地创作作品,为巡展赋予更丰富的意义。
区领导吴筠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吴筠代表区委区政府向本次策展人、三位参展艺术家及来宾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在致辞中表示:
“从跨年大展《共时》、阐释历史时空线索的《缪斯、愚公与指南针》,到民众参与度高、视觉效果好的《造像坪山》,坪山美术馆以办一个专业化、品质化、国际化“正而酷”的美术馆为己任。今天推出的《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充分展现了中式园林的自然空灵与唯美意境。
在坪山的文化事业发展版图中,坪山美术馆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希望这个美术馆将公共文化职能与优质高端资源优势相结合,立足前沿,为市民提供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同时发挥好引领公共艺术审美的作用,成为一个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全域美术馆。”
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致辞
坪山美术馆馆长刘晓都表示:
“本次巡展来到坪山美术馆,不仅对不同空间进行具体阐释,亦有依据在地特质而驻地创作的作品。《自留园》是策展人对坪山美术馆公共空间的装置作品《未知花园》进行改造的结果。基于对珠三角地区自留地的植物及它们生长关系的考察,《自留园》用坪山当地一些不起眼但形态各异的植物构建出一个富有岭南乡村特色的园林。该项目旨在焦灼的现实中建立一个精神和物质的缓冲地带。在疫情之下,《自留园》可以成为观众小憩、相聚的场所,也希望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策展人沈瑞筠致辞
藉此展览开幕之际,策展人沈瑞筠在开幕对谈中介绍了展览背景及促成此次展览的机缘。她表示:“这次展览蕴含新的尝试。首先,她希望展览空间不是一个挂放作品的容器,而能和作品融为一体,产生共振的关系。第二个尝试,希望通过园林进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抽取有用的部分,辐射现实生活,带给观众一种感悟。这种感悟可以由观众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解读,也提供观众一个反观自我的契机。第三个尝试,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能否在互相穿插的关系中互为意义。”
上图:《2012 年末》 瓷 可变尺寸 2011-2020
下图:《聚核》瓷 可变尺寸 2012-2018
艺术家:刘建华
上图:《爱与火箭》 水泥,钢铁,玻璃钢 2020
下图:《亚美尼亚》 水泥,钢铁,玻璃钢 2020
艺术家:何岸
本次参展的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各不相同:刘建华通过翻转材质的物质和视觉特性,质疑视觉所建构的固化认知的可靠性;何岸通过对工业部件的改造和重组使表面冰冷的材料产生微妙的叙事关系;王思顺通过石头来回应天人感应和天工开物的思想。
上图:《启示 18 3 20 》石头 32x13x40cm 2018
下图:《启示 18 10 1 》石头 28x15x60cm 2018
艺术家:王思顺
艺术家针对展览主题定做作品或改变原有作品的形态,目的是成就彼此。本次展览通过处理空间和作品的关系来制造一种心境,引发观众在“游历”的过程中产生此起彼伏的观展体验,以此探讨艺术作品在特定关系中所生成的意义。
《自留园》展览现场 艺术家:沈瑞筠
通过展览作品和特定空间的对话,产生展览气质和所指的多义性,这种思考在本次巡展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也有效回应了坪山美术馆的在地性面向与诉求。通过展览和系列活动,坪山美术馆将继续推动学术建设和艺术生态的平衡发展,为这个城区带来更丰厚的艺术滋养,拓展城区居民的“精神生活”边界,成为坪山全域公共艺术的引领者。
展览开幕对谈:共生VS合一
《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正在坪山美术馆1楼、6楼展厅、1楼户外空间展出,展期将持续至2020年11月20日。开幕后,坪山美术馆将在位于户外广场的作品《自留园》中开展相关公教活动,带领大家融入其中,通过游走感知造园的深意与乐趣。
▼
合意—中国园林中的人Consenseus-Man in Chinese Garden2020.09.20-2020.11.20
展期 | 2020.9.20-2020.11.20
地址 | 坪山美术馆1楼、6楼展厅、1楼户外空间
主办 | 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 | 坪山美术馆
策展人 | 沈瑞筠
艺术家 | 刘建华 何岸 王思顺
平面设计 | 闫菁
编辑 姚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