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秒内完成4个自由度协同控制,“功夫机器人”稳稳完成前空翻动作;运用人体工学设计感知运动的“外挂神器”,助力游客登山“比走路还轻松”;既能搬运大负载大尺寸料箱又能灵巧精拣柔软小物体,数十台这样的人形机器人进厂“集训”……近段时间,深圳各类机器人在不同领域大显身手,以更多样化的形态和更智能化的功能,逐步走进日常生活和各类生产场景中,成为推动深圳乃至全球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多场景多领域机器人 “百花齐放”
走进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大楼,超4000平方米的宽阔场地内,划分出能源巡检运维行业、半导体行业、国际市场产品、产品综合性能等不同类别的测试区域,随着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机器人来回移动,研发人员不停测试调整,一派忙碌有序景象。
这些机器人中,有“拿得稳”的搬运工,也有“看得准”的巡检员,前者进入晶圆车间,助力将脆弱易碎且贵重的晶圆盒快、准、稳地搬运入库,后者则进入变电站、配电站、火电厂等能源一线,以红外热像仪和AI声纹识别系统提升巡检频率和准确性。
在协同搬运场景中,人形机器人Walker S1通过多机协同控制技术,稳定且持续实现大尺寸及大负载工件搬运;在精密装配场景中,Walker S1通过高精度感知与自适应控制技术,精准抓取着小尺寸且易变形的柔软薄膜物体。目前,优必选已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顺丰等多家行业企业达成合作,自主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进入全球最多车厂。
更多具象化场景无处不在,探访深圳公园,来自逐际动力的双足机器人PI能够在野生石路、碎石斜坡、草坡、沟渠等多种复杂地形中,高动态完成徒步测试;走进深圳步行街,众擎机器人穿戴警用装备,跟随特警走上街头巡逻,其全身24个自由度,移动速度2米/秒,可完成大量高难度动作,具有机械式步态和类人自然步态两种行走模式。
如今,机器人能进车间、进工厂,还能逛公园爬山散步,在多场景多领域中“百花齐放”,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深圳掀起“人工智能+”“机器人 +”热潮
支持导航、通话、视频和图片拍摄的雷鸟V3AI拍摄眼镜,帮助记者以不同视角记录新闻瞬间;AI名片一碰一点,就能向采访对象发送名片,还能进行语音和文字翻译,助力采访沟通……今年,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深圳报业集团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团队将充分利用“深圳造”AI、人形机器人等最新技术,赋能新媒体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
事实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市场空间,更是深圳大力培育发展壮大的重点产业集群。据统计,深圳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5.7万家,位列全国城市首位,在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3月3日,深圳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和《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等4个计划,全面部署人工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助力深圳形成“场景应用最开放、算力供给最普惠、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产业发展环境。
深圳的机器人“天团”已崭露头角。根据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7家深圳企业入选,其中包括乐聚、众擎、逐际动力、优必选等整机企业。同时,深圳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已形成“雁阵式”梯队,已建和在建训力持续提升,生态要素供给日益丰富。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