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光明两会|科技创新能级跃升 发展动能持续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03-02 12: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光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

3月2日,深圳市光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2024年光明区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令人瞩目。

回望2024年,光明区科技创新能级显著跃升。光明科学城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22个,全社会研发投入102.7亿元,科研机构研发投入增长26.1%。教育科研领域喜讯频传,中山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深圳理工大学获批成立。人才汇聚态势强劲,158名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院士团队数量增长111%,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同时,光明区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颜宁院士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还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专利申请与持有量大幅增长。

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稳步推进。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三大科学设施建成启用,自由电子激光等项目加快建设。深圳医学科学院招收首批联合培养博士生,众多科研机构入驻或启动建设,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国际合作项目和重大科研计划取得阶段性进展,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紧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超81.5%。多个产业创新中心和平台启动建设或投入运营,新增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30个,深交所科交中心光明科学城专区揭牌,技术合同交易活跃。

在创新协同方面,光明区积极作为。大科学装置面向全球开放共享,与河套深圳园区、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深港澳合作也不断深化。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成功举办多场科技盛会,成立科学技术协会,完善人才政策,新增大量人才,开展丰富人才活动。

2025年,光明区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把光明科学城的科学“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加速成果转化、服务人才发展,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德群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